煤矿顶板支护新技术
《煤矿顶板支护新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顶板支护新技术(66页珍藏版)》请在安全文库网上搜索。
1、汇报人:朱永建 教授/ 博导 微信号:zyj58290968,2020年07月,煤矿顶板支护新技术,湖南科技大学,二,金属支架支护原理与技术,一,三,锚杆(索)支护理论与技术,四,工程应用及展望,煤矿顶板支护基本情况,(一)煤矿顶板灾害形势严峻,一、煤矿顶板支护基本情况,巷道是井工煤矿开采的必要通道,巷道围岩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 我国煤矿新掘巷道长度约12000公里/年,其中90%以上为采动巷道,规模巨大,居世界第一位。,井工煤矿开采示意图,顶板事故占煤矿事故总数的56% 顶板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占38% 在顶板事故中局部失稳灾害占81%,(一)煤矿顶板灾害形势严峻,近10年
2、煤矿各类事故起数占比,三类顶板事故死亡人数比例,近10年煤矿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占比,一、煤矿顶板支护基本情况,(二)煤矿顶板事故类型顶板岩体局部破碎失稳灾害,顶板岩体局部失稳灾害占顶板事故总数的81%,顶板事故 类型1,一、煤矿顶板支护基本情况,顶板大岩块局部滑落,掘进头局部冒顶,支架顶梁局部漏顶,巷道顶板局部冒落(最多),(二)顶板事故类型顶板岩体局部破碎失稳灾害,一、煤矿顶板支护基本情况,(二)煤矿顶板事故类型坚硬顶板大面积破断失稳灾害,事故2 陕西榆林后柳塔煤矿井下大面积采空区煤柱失稳,并发生顶板大面积破断冒顶,致4人死亡、5人受伤。,事故1 同煤集团安平煤业公司采空区强制放顶,引起采空区
3、大面积悬顶突然垮落,造成20名矿工遇难。,坚硬顶板破断失稳灾害事故占事故总数的13%。,一、煤矿顶板支护基本情况,(二)煤矿顶板事故类型坚硬顶板大面积破断失稳冲击灾害,事故2 2017年辽宁沈阳焦煤股份有限公司红阳三矿发生冲击地压事故,造成10人死亡,6人被困。,事故1 2012年同煤忻州窑矿坚硬顶板条件下冲击地压(震级3.2级),冲击长度60余米。冲出煤量达500余吨,巷道底臌达1.2m,两座风桥损坏,巷内的木排柱被冲飞和折断。,坚硬顶板大面积破断失稳冲击灾害占事故总数的6%。,一、煤矿顶板支护基本情况,煤系地层结构复杂 岩体在自然状态下经历了漫长的地质作用过程,其中存在着各种地质构造和弱面
4、,如不整合、褶皱、断层、节理、裂隙等。 岩石遇水膨胀,强度劣化 巷道围岩物理化学性质对围岩变形破坏具有显著的影响。例如:含有膨胀性矿物围岩,遇水膨胀,围岩强度大打折扣。 采动应力叠加 回采巷道靠近扰动源,采动影响明显,围岩大变形比重高。,锚索破断,(1)煤矿巷道及其围岩条件的复杂性,(三)煤矿顶板支护存在的问题,一、煤矿顶板支护基本情况,巷道围岩变形严重,几种典型困难条件巷道: 高应力巷道、软岩巷道、受多次采动巷道及小煤柱回采巷道及沿空留巷巷道。,(2)巷道破坏机理不清楚,冒顶控制缺乏理论指导,自然冒落拱形破坏,不规则块体破坏,现有理论认为,围岩塑性区主要是圆形、椭圆形、自然冒落拱形等对称形态
5、,实际上,绝大多数采动巷道围岩破坏和冒顶形态是不规则的、非对称的,现有理论难以解释这些现象。 Syd S. Peng 院士 No accepted roof bolting theories and design methods after more than 4 decades of application(the 34th ICGCM (China)). 缪协兴教授 目前,尚无科学意义上的煤矿巷道支护设计方法和技术,因而现在没有科学意义上的“锚杆支护理论” (the 34th ICGCM (China),一、煤矿顶板支护基本情况,局部支护强度不足,高密度锚杆支护,锚杆支护设计固化、参数过于
6、保守 同一煤层锚杆支护参数基本相同,且60%以上区域支护密度过大,支护材料浪费。,局部区域锚杆支护强度不足 由于顶板结构变化,存在0.05%左右的区域锚杆支护强度不足。因此,经常出现巷道局部冒顶事故,说明巷道关键部位设计支护强度不足。,(3)煤矿顶板支护设计存在问题,一、煤矿顶板支护基本情况,(4)“冒顶判别准则尚未建立,冒顶隐患难以定位,无法及时发现断层破碎带、围岩劣化区等重大隐患区域,使巷道冒顶具有隐蔽性、偶然性和突发性,造成无法预知冒顶的时间、地点和范围,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恐惧,不得不采用过度支护来预防冒顶事故,造成大量支护浪费。,巷道顶板潜藏有冒顶隐患区域,围岩劣化区,掘进方向
7、,锚杆锚索,断层破碎带,重大隐患区,重大隐患区,巷道轴向,一、煤矿顶板支护基本情况,(5)现有支护结构难以满足复杂困难条件下巷道顶板支护,普通锚杆长度、强度不足,无法有效控制围岩变形; 常规锚索延伸率小,无法与围岩协同变形; 支架为被动支护,存在强度或可缩性能缺陷,或无法耦合; 喷、注不能从根本上控制冒顶;,锚索破断导致冒顶,现场锚索破断,现场锚索失效,一、煤矿顶板支护基本情况,(6)其他问题,施工管理不严,施工质量差 施工管理不到位,支护设计与现场施工差距大,锚杆安装后没有进行有效的锚固质量检测; 现场围岩变形监测不到位,信息反馈不及时 原岩应力场、采动应力场与支护应力场测试与分析不足,导致
8、“三场”分布特征及相互作用关系不清楚,无法准确评估围岩稳定性;,一是造成大部分巷道支护过剩,支护浪费巨大。 二是巷道冒顶高风险区域支护不足,冒顶事故频发。,由于存在上述原因,导致目前煤矿顶板支护存在如下突出矛盾:,高密度帮锚杆支护失效,一、煤矿顶板支护基本情况,一,煤矿顶板支护基本情况,二,三,锚杆(索)支护理论及技术,四,工程应用及展望,金属支架支护原理与技术,我国煤矿巷道支护先后经历了最初的木棚架支护、工字钢棚架支护、U型钢可缩性支架支护。发展至今,以锚杆/锚索支护为主导,其他支护为辅的支护方式。,煤矿顶板支护方式发展历程,木棚架支护,U型钢可缩性支架,工字钢棚架支护,锚杆锚索支护,二、金
9、属支架支护原理与技术,金属支架,巷道金属支架,直腿拱形棚架,曲腿拱形棚架,梯形棚架,棚腿弯曲,棚腿折损,二、金属支架支护原理与技术,20世纪70、80年代,金属支架发展迅速并成为国内外煤矿巷道支护的主要形式,由刚开始的刚性金属支架向可缩性金属支架发展,进入21世纪后虽然大多数矿井采用锚杆支护,但对于部分条件不适宜锚杆支护的矿井,仍需要采用金属支架或其他支护构件与其联合支护方式。,1 巷道金属支架工作特性,一.巷道支架支护原理,二.巷道金属支架类型,三.金属支架的拉杆和背板,巷道金属支架,2“支架-围岩”相互作用状态,3“支架-围岩”相互作用原理,4.“支架-围岩”相互作用原理的应用,二、金属支
10、架支护原理与技术,因此,把“支架-围岩”看作是一个相互作用和共同承载的力学体系,正确处理“支架-围岩”关系是金属支架支护的理论基础。,1 巷道金属支架工作特性,工作特征:巷道金属支架受载大小不仅取决于支架的力学特性(承载能力、刚度和结构特征),而且与其支护对象围岩的力学性质和结构有密切关系,也就是“支架-围岩”相互作用关系。,(一) 巷道金属支架支护原理,二、金属支架支护原理与技术,2“支架-围岩”相互作用的基本状态,(2)当巷道顶板岩石与上覆岩层没有离层或脱落时,支架的受载和压缩变形将取决于上覆岩层的运动状态,这种情况下仅依靠支架本身有限的支撑力无法阻止上覆岩层的运动,只有当上覆岩层下沉过程
11、中受采空区已冒落矸石或充填物阻挡时,支架的收缩变形才能停止,这时支架处于给定变形状态。,(1)当巷道顶板岩石与上覆岩层离层或脱落时,支架处于给定载荷状态。,a-给定载荷状态 b-给定变形状态,“支架-围岩”相互作用力学模型,(一) 巷道支架支护原理,二、金属支架支护原理与技术,3 “支架-围岩”相互作用原理,支架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关系,弹塑性阶段,松动破裂阶段,(一) 巷道支架支护原理,二、金属支架支护原理与技术,1.在支架-围岩系统中,支架对于围岩内部应力平衡体系的作用极其微小,同时,从总的规律上看,巷道上覆岩体的重量由支架承担的部分仅占1%-2%,其余绝大部分载荷是由巷道围岩自身承担。,2.
12、支架有限的支撑力对于抑制直接顶板离层,控制围岩塑性区的再发展和围岩的持续变形,维持围岩稳定是必不可少的。,3.合适的巷道支架系统必须具有适当的强度和一定的可缩性,而合理的“支架-围岩”相互作用关系是充分利用围岩天然的自承力和承载力。,4“支架-围岩”相互作用原理的应用,采用具有一定初始工作阻力的金属支架,不仅可增加围岩围压,提高围岩强度,在减轻支架自身承受载荷的同时,又能提高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发挥主动支护的作用。,金属可缩性支架不仅对围岩的变形产生一定的阻力,本身还具有可缩性,能避免支架严重变形和损坏。支架在允许围岩有限变形继续释放能量的同时,仍具有足够的工作阻力,既能适应围岩的变形,又能控
13、制围岩的变形,充分发挥其支护效果。,巷道开挖后,由于围岩变形量较大且持续时间较长,需进行一次支护,一次支护期间允许围岩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围岩变形和能量释放到一定程度后,进行支架二次支护。,3.强调主动支护,1. 实行二次支护,2.采用柔性支护,(一) 巷道支架支护原理,二、金属支架支护原理与技术,金属支架类型,一.巷道支架支护原理,二.巷道金属支架类型,三.金属支架的拉杆和背板,巷道金属支架,U型可缩性支架,矿用工字钢支架,二、金属支架支护原理与技术,主要性能:抗拉、抗压、抗剪和韧性,矿用金属支架性能,主要几何参数:抗弯截面模量,两个方向抗弯截面模量Wx、Wy尽可能接近,合理几何形状的要求:搭
14、接处接触面积大、受力状况良好、平稳滑移,矿用工字钢,矿用U型钢,矿用工字钢特点:高宽比减小,腹板加厚,翼缘厚且斜度大,我国主要的U型刚型号:U18、U25、U29、U36,(二) 巷道金属支架类型,二、金属支架支护原理与技术,更多采用U型钢可缩性支架支护,U型刚可缩性支架的连接件,(1)螺栓连接件,(2)楔式连接件,上限位块,下限位块,上限位连接件,中间连接件,下限位连接件,通过楔子或具有斜面的构件挤压型钢提供锁紧力,(二) 巷道金属支架类型,二、金属支架支护原理与技术,拱形可缩性金属支架基本结构类型,三节式,四节式,五节式,曲腿式,非对称式,封闭式,1. U型刚拱形可缩性支架,(二) 巷道金
15、属支架类型,二、金属支架支护原理与技术,特点及适用条件:具有良好的受力状况,承载力相对较大,适应巷道围岩体的较大变形,应用最为广泛。,梯形棚架优缺点 优点:加工方便,无需挑顶;对顶板的适应性好,有利于保护顶板的完整性;由于几架通过腿部和顶部拉杆连接,稳定性好,承载力较大;缺点:由于可缩性小,不适应变形量较大的巷道。,2. U型刚梯形可缩性支架,(二) 巷道金属支架类型,强化梯形棚架设计,二、金属支架支护原理与技术,3. U型刚封闭形可缩性支架,马蹄形,圆形,长环形,方环形,适用范围:围岩松软、底鼓严重、两帮移近量大的三软煤层或深部软岩巷道等困难条件下支护,可使用U型钢封闭形可缩性支架支护。,(
16、二) 巷道金属支架类型,二、金属支架支护原理与技术,(1) 拉杆: 单个支架之间用拉杆使支架沿巷道轴向相互联成一体,可以防止支架歪斜、扭转,增加支架的纵向约束提高支架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常用的拉杆有圆钢拉杆、扁钢拉杆、角钢拉杆、可调节拉杆等。,(2) 背板: 背板属于架间防护材料,其作用是传递巷道围岩载荷,防止架间离散岩块冒落,使支架受力均匀、从而具备较高的承载能力。背板的种类按力学性质可分为刚性、弹性、柔性三种。,(三) 金属支架的拉杆和背板,二、金属支架支护原理与技术,各种金属支架架型的力学特性和适用条件,一,煤矿顶板支护基本情况,三,二,金属支架支护原理与技术,四,工程应用及展望,锚杆(
17、索)支护理论及技术,三、锚杆(索)支护理论与技术,悬吊理论,组合梁理论,组合拱理论,最大水平应力理论,松动圈理论,围岩强度强化理论,传统锚杆(索)支护理论,(一) 锚杆(索)支护理论,三、锚杆(索)支护理论与技术, 悬吊理论 锚杆支护的作用是将顶板下部不稳定的岩层悬吊在上部稳定的岩层上。 是最早的锚杆支护理论,具有直观、易懂及使用方便等特点。这种支护理论应用最广泛的理论。 在顶板上部有稳定岩层,将破坏区载荷悬吊于稳定岩层(图a); 在比较软弱的围岩中,巷道开掘后应力重新分布,出现松动破碎区,在其上部形成自然平衡拱,将松动破碎区载荷悬吊于巷道冒落拱上 (图b)。,图b,图a,组合梁理论 锚杆作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顶板 支护 新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