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采区回风下山躲避硐室- 副本
《二采区回风下山躲避硐室- 副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采区回风下山躲避硐室- 副本(11页珍藏版)》请在安全文库网上搜索。
1、二采区回风下山躲避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二采区回风下山躲避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一、概况二采区回风下山从上平台变坡点往下每隔40m在巷道行人侧(下山方向右帮)施工1个躲避硐,共需施工9个躲避硐,为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特编制本安全技术措施。附图1:二采区回风下山躲避硐室施工地点平面图二、施工方案1.根据施工方案,由验收员提前标出硐室位置,画出硐室轮廓线。2.硐室施工前需进行开口加固,完成后锚网喷段可进行施工,架棚段U型钢棚棚腿可以拆除。3.破岩及运输:躲避硐室采用风镐扩刷方式进行破岩、人工翻矸、矿车装矸的运输方式。4.支护形式:躲避硐室支护形式锚网喷+锚索支护。5.硐室锚网索施工结束后,进行喷浆作业
2、。6.若施工过程中遇到地质构造岩性较差时,采取缩小锚杆、锚索间排距,架36U型钢棚支护等方式加强支护,确保施工安全。7.躲避硐室位于巷道瓦斯抽放管一侧,施工期间需将瓦斯抽放管进行提升,躲开躲避硐位置便于施工。严禁锚杆机或钻杆与管路直接接触,必要时可对支护锚索施工位置微调,位置微调后不得大于设计值200mm。三、断面设计及永久支护参数(一)断面设计躲避硐室断面为直墙半圆拱形。硐室净宽2500mm,净高2500mm,深度1200mm,墙高1250mm,S掘=6.24m2,S净=5.3m2;设计喷射砼厚100mm,砼标号C20。(二)永久支护1.躲避硐室永久支护采用锚网喷+锚索支护。2.锚杆采用20
3、2400mm左旋无纵肋锚杆支护,间排距700mm700mm;每根锚杆使用两卷锚固剂,第1卷使用MSK2550锚固剂、第2卷使用MSZ2550型锚固剂,螺母扭矩力不小于300Nm。锚杆托盘必须紧贴喷层,锚杆与巷道轮廓线的夹角不小于75(底脚锚杆与水平面呈15下扎,偏差不超过5),锚杆露出螺母长度控制在1050mm。3.金属网采用6.5mm的钢筋加工,网的规格2000mm1000mm,网孔孔径70mm70mm,金属网铺设必须舒展、不得松弛,不得露出帮顶。网片搭接不少于100mm,搭接处每隔不超过300mm采用14#铁丝双股双排连接,连网铁丝扭结圈数不少于3圈,确保连接质量。4.设计喷射混凝土厚10
4、0mm,砼标号C20;混凝土配比(质量比)为水泥:砂:石子=1:2:2,水灰比为0.40.5,速凝剂用量为水泥用量的46。5.硐室迎面墙打锚杆挂网喷浆进行支护,喷浆厚度为100mm,锚杆间排距为700mm700mm。6.为加强支护,躲避硐施工结束后在硐室正顶及两肩窝打设1排(3根)锚索进行加固,锚索间距1.2m,锚索采用21.6mmL7300mm钢绞线锚索及配套锁具、蝶形锚索托盘施工。每根锚索使用4卷锚固剂,第1卷使用MSK2550型锚固剂,第2、3、4卷使用MSZ2550型锚固剂,锚索外漏长度150mm250mm,每根锚索张紧后读数压力不小于30MPa。附图2:二采区回风下山躲避硐室断面支护
5、图。四、施工方法1.施工地点接班后进行正常安全检查和敲帮问顶,将施工顶板、两帮、存在的危矸活石找一遍。2.施工前需根据硐室高度画出硐室轮廓线。若硐室轮廓线内范围内存有U型钢棚,需在开口加固完成后进行拆除U型钢棚腿,U型棚拱妨碍施工,需利用风锯进行切割。然后进行加固由验收员进行延设中线、腰线和画轮廓线。3.硐室开口加固方案:锚网喷段在巷道(二采区回风下山)正顶及右肩窝位置施工21.6mmL7300mm锚索(3根锚索,间距1.2m),已扩刷段可不用施工开口锚索;架棚段在巷道正顶(二采区回风下山)及右肩窝各施工1排锚索梁(2根锚索梁,4m)进行加固,加固到位后方可拆除U型钢棚腿,施工躲避硐。锚索梁采
6、用2.0mU型钢锚索梁,眼距1.5m,锚索采用21.6mmL7300mm钢绞线锚索。4.安排施工人员准备开工所需的工器具并按照验收员所画轮廓线进行施工,施工期间矸石先翻至轨道一侧,集中进行出渣。5.巷道扩刷结束后,达到设计尺寸后,先进行临时支护,施工高度超过1.5m时,需进行临时支护(可采用单体柱),单体柱打设在硐室两肩窝位置且必须打设牢固,不得出现晃动现象。6.临时支护时,将23片金属网(具体数量根据硐室进尺及巷道断面调整)使用14#铁丝提前连接好,施工人员站在支护范围内的顶板下铺设网片,然后打单体柱;施工人员必须站在单体柱支护范围内的顶板下作业;当正顶锚杆施工完毕后,方可允许人员进入支护好
7、的顶板下。附图3:二采区回风下山躲避硐临时支护示意图。7.将躲避硐室施工至设计位置,按照支护工艺和喷射砼支护工艺的要求,分别进行帮部锚网支护和喷射砼支护。8.躲避硐室处于斜巷段,为保证施工安全,需在躲避硐下山方向5m处安装一道挡矸网防止有矸石滚落伤人。每次交接班前由当班跟班队长负责把挡矸网前的矸石清理干净,并对挡矸网的牢靠性进行确认,确保无安全隐患。五、一通三防(一)二采区回风下山已掘进结束,维修点为全负压通风。(二)作业期间,需在施工地点上风侧35m位置巷道顶板悬挂一台便携式甲烷检测仪,便携式甲烷检测仪距顶不大于300mm,距帮不小于200mm。(三)作业前通知通风队值班室,由通风队安排每班
8、瓦检员必须检测、观察和记录好施工地点瓦斯变化情况,并对规定地点的瓦斯浓度每班至少检查1次,并填入瓦斯检查手册和记录牌,发现瓦斯异常必须汇报信息调度中心及通风队,由通风队汇报总工程师和通防科。严禁瓦斯检查“空班、漏检、假检”现象,并做到井下记录、检查手册及地面瓦斯调度记录三对照。六、安全技术措施(一) 施工安全注意事项1.施工前,坚持“敲帮问顶”,用长柄工具及长钎将帮顶活矸及开裂的浆皮清捣干净,找顶工作应有班组长或2名有经验的人员担任,一人找顶、一人观察顶板和退路。找顶人应站在安全地点,观察人应站在找顶人的侧后面,并保证退路畅通。2.在找顶时,应从上向下、先顶后帮依次进行。3.施工时,必须做到有
9、人作业,有人观顶监护,注意顶帮部变化情况,若发现响声、掉矸、变形加大等异常现象,必须立即停止施工,人员撤离到安全位置,待围岩稳定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施工。4.施工结束后要对工作区域进行清理,将杂物和废料妥善处理,确保工作环境整洁。7.作业期间,在施工区域上、下各10m位置拉设警戒带并设置警示牌。(二)人工装矸安全技术措施1.斜巷装矸期间,矿车下放至施工位置时,及时安装阻车器,并将信号电铃挪移至施工地点附近。2.出矸时,施工人员要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以防铁锹及甩出的矸石伤人。3.向矿车装矸时,不得装得太满,矸石不得超出矿车上沿。4.人力装载工要佩戴手套;装载工具与手把要安装
10、牢固。5.装车时遇到大块矸石及浆皮必须人工破碎,用大锤破大块时,周围禁止站人,以防掉锤或碎石飞溅伤人。6.用手搬大块浆皮时,要注意防止浆皮破裂砸脚;严禁两人共同抬运大块浆皮装车。(三) 风镐安全技术措施1.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确保风镐的滤网无堵塞,缸体与阀体间风道畅通无阻,镐体及其与钢套固定可靠,阻塞阀套内的阻塞阀灵活。2.进气管和气管接头连接处固定可靠,进气管接头与镐体生根。3.使用时装上镐钎,握住手柄向凿击方向慢慢施力,使风镐冲击速度逐渐提高。4.风镐正常使用时,每隔23h加注润滑油一次。5.如风镐尖卡在岩缝中,不可猛力摇动风镐,以免缸体和连接套螺纹受损。6.工作时必须检查镐体等部件配合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采区回风下山躲避硐室 副本 采区 回风 下山 躲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