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培训资料:氯乙烯
《化工安全培训资料:氯乙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安全培训资料:氯乙烯(5页珍藏版)》请在安全文库网上搜索。
1、1特别警示确认人类致癌物;极易燃气体;火场温度下易发生危险的聚合反应。2理化特性无色、有醚样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和二氯乙烷。分子量62.50,熔点-153.7,沸点-13.3,气体密度2.15g/L,相对密度(水=1)0.91,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2,临界压力5.57MPa,临界温度151.5,饱和蒸气压346.53kPa(25),闪点-78,爆炸极限3.6%31.0%(体积比),自燃温度472,最大爆炸压力0.666MPa。主要用途:主要用作塑料原料及用于有机合成,也用作冷冻剂等。3危害信息1燃烧和爆炸危险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
2、烧爆炸的危险。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2活性反应燃烧或无抑制时可发生剧烈聚合。3健康危害经呼吸道进入体内,液体污染皮肤也可经皮肤吸收进入人体。可致肝血管肉瘤。急性中毒:主要为麻醉作用,严重者可发生昏迷、抽搐、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液体可致皮肤冻伤。慢性影响: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肝损害、雷诺氏现象及肢端溶骨症。重度中毒可引起肝硬化。可致皮肤损害,少数人出现硬皮病样改变。职业接触限值: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10。IARC:确认人类致癌物。4安全措施-一般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
3、识。密闭操作,严防泄漏,工作场所全面通风。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生产、使用及贮存场所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工作场所浓度超标的,操作人员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5操作安全(1)氯乙烯作业场所的氯乙烯浓度必须定期测定,生产区域内,严禁明火和可能产生明火、火花的作业(固定动火区必须距离生产区30m以上)。生产需要或检修期间
4、需动火时,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2)氯乙烯聚合系统的动力、仪表、仪表、照明和冷却水系统应有备用电源,并应具备防止停电的安全措施。(3)厂(车间)内的氯乙烯设备、管道应按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技术规定要求采取防静电措施,并在避雷保护范围之内。6储存安全(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2)贮存时应注意容器的密闭和氮封,并添加少量阻聚剂。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3)注意防雷、防静电:厂(车间)内各类建、构筑物、露天装置、储罐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工 安全 培训资料 氯乙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