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16种生活用品或有“毒”
《百科:16种生活用品或有“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科:16种生活用品或有“毒”(7页珍藏版)》请在安全文库网上搜索。
1、TOP 01 :空气清新剂不同香型的清新剂成分虽然有所不同,但基本都是化合物,并没有净化空气的功效。所谓的“清新”空气,其实是靠清新剂中强烈的香气盖住了异味,靠混淆人的嗅觉“淡化”异味,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如果使用过多的话,反而会让人恶心头疼。此外,空气清新剂大多含有苯酚。人体吸入后,会产生呼吸困难和头痛,并刺激眼睛。接触皮肤后,还可能导致脱皮,引发麻疹。替代方案:用自然方法清新空气,如养盆栽植物,或摆放柚子皮。TOP 02 :漂白剂大部分漂白剂都含有一种名为次氯酸钠的化学物质。它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会释放出具有刺激性的有毒气体,过度接触可能对肺部和头发造成损伤。漂白剂和氨水产品(常用作家庭
2、清洁剂)同时使用尤其危险,因为两者会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氯气。替代方案:对于一些难以洗净的污点,可以用柠檬反复擦拭。TOP 03:去头屑洗发水去头屑洗发水通常含抗真菌成分。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吡啶硫铜锌,它可能会引起皮肤敏感。替代方案:选择可信赖品牌,选择时仔细查看产品成分表。TOP 04:洗碗液和洗衣粉洗碗液和洗衣粉含有碳酸钠和磷酸盐,都容易导致过敏反应。皮肤长期直接接触碱性洗碗液和洗衣粉后,皮肤表面的弱酸环境就会遭到破坏,其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也会消失,容易导致皮肤瘙痒,甚至引起过敏性皮炎等症状或在皮肤上留下色素沉着。替代方案:用不含磷酸盐的产品。TOP 05 :洗手液洗手液含有一种叫表面活性剂
3、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能产生泡沫。也能导致皮肤水分丢失,使之变得干燥粗糙。此外,不合格的洗手液中有大肠菌群、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含量超标,对人体危害很大。替代方案:选择可信赖品牌,洗手液开封后尽快用完。自行分装要注意卫生。TOP 06:电器许多电器,如电视、计算机和电热毯,通常含有溴耐燃剂。溴耐燃剂释放到空气里,有可能被人体吸入,而且不易排出体外。目前,溴耐燃剂已经被证实能导致老鼠流产,在瑞典等欧洲国家被禁用。替代方案:用热水袋代替电热毯;把电器搬出卧室,避免在睡觉时吸入溴耐燃剂。TOP 07:家用篝火炉家用篝火炉会产生二恶英。研究表明,经常使用篝火炉的青少年,其性器官发育程度会低于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百科 16 生活用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