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的危害分析及安全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氨的危害分析及安全措施(6页珍藏版)》请在安全文库网上搜索。
1、一、氨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火灾、爆炸危险性氨的火灾危险性为乙类。如果发生液氨泄漏,遇明火有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性。装置配套的各类电气设备,配电柜、电气开关、电缆桥架可能因接地或接零及屏护措施不完善,耐压强度低、耐腐蚀性差等原因造成漏电、短路而导致电气事故。由于氨具有易燃易爆等特性,任何电气方面的事故都可能会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2. 中毒、窒息液氨具有较大毒害性,氨若泄漏,遇作业场所通风不良、防护措施不当,存在中毒的危险,浓度过高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致人窒息死亡。3. 触电配电间、各种以电力为能源的动力、照明等电器设备,电缆因故障、误操作、过负荷、老化失修、雷击等原因,不仅本身
2、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等危险,而且可能直接造成人身触电伤害和设备财产损失。4. 噪声、振动氮制冷系统运转时,压缩机以及各类风机、泵和电动机,调节阀和管道等会产生严重的噪声与振动危害,长时间处于期间可造成听力下降,并可能引发慢性神经性疾病。操作间与压缩机间有效隔离、进入压缩机间佩戴耳塞是保证噪声伤害的有效手段。5.低温冻伤在氨制冷过程中,液化的氨温度可达-33C,液氨由容器或管道连接处发生泄漏,喷溅到人体或不慎接触到皮肤,会造成皮肤低温冻伤。6.机械伤害氨制冷系统中存在电动机、泵、压缩机、风机等机械设备。在泵与电动机的连轴器、设备传动装置、设备的旋转部位等处存在着机械伤害的危险。一旦防护装置失效、设
3、备故障、人员操作失误等,人体或人体的一部分进人运行的机械部件内或与运动部件接触,就有可能受到机械伤害。7.腐蚀液氨(氨气)泄漏、挥发,遇水分形成碱性腐蚀物质,冲洗废水流入低洼处可造成基础腐蚀;含氨湿空气可对环境内设备、管道造成腐蚀侵害,引发使用寿命降低或造成其他破坏。此外,由于地震、雷电、暴雨、高气温及严寒等不良自然条件,如强烈的地震和雷电侵袭可能造成建(构)筑物和高大设备、液氨储罐、液氨及氨气输送管道等破坏,致使液氨等危险化学品大量泄漏,进而引发中毒和窒息、化学灼伤、火灾、爆炸事故等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二、涉氨的一般安全措施1.操作安全严禁利用氨气管道做电焊接地线。严禁用铁器敲击管道与阀体,
4、以免引起火花。在含氨气环境中作业应采用以下防护措施:根据不同作业环境配备相应的氨气检测仪及防护装置,并落实人员管理,使氨气检测仪及防护装置处于备用状态;作业环境应设立风向标;供气装置的空气压缩机应置于上风侧;进行检修和抢修作业时,应携带氨气检测仪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充装时,使用万向节管道充装系统,严防超装。2. 储存安全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C。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罐远离火种、热源。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液氨气瓶应放置在距工作场地至少 5m 以外的地
5、方,并且通风良好。注意防雷、防静电,厂(车间)内的氨气储罐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的规定设置防雷、防静电设施。3.运输安全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槽车运输时要用专用槽车。槽车安装的阻火器(火星熄灭器)必须完好。槽车和运输卡车要有导静电拖线;槽车上要备有2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和防爆工具;防止阳光直射。车辆运输钢瓶时,瓶口一律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右方,堆放 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不准同车混装有抵触性质的物品和让无关人员搭车。运输
6、途中远离火种,不准在有明火地点或人多地段停车,停车时要有人看管。发生泄漏或 火灾时要把车开到安全地方进行 灭火或堵漏。输送氨的管道不应靠近热源敷设;管道采用地上敷设时,应 在人员活动较多和易遭车辆、外来物撞击的地段,采取保护措施并设 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氨管道架空敷设时,管道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的支 架或栈桥上。在已敷设的氨管道下面,不得修建与氨管道无关的建筑 物和堆放易燃物品;氨管道外壁颜色、标志应执行工业管道的基本 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2016)的规定。4.应急处置原则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 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就医。皮肤
7、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并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就医。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泄漏应急处置: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 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穿内置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的全封闭防化服。如果是液化气体泄漏,还应注意防冻伤。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
8、闭性空间扩散。若可能翻转容器,则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液体泄漏物。用醋酸或其他稀酸中和。也可以喷雾状水稀释、溶解,同时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如果钢瓶发生泄漏,无法封堵时可浸入水中。储罐区最好设水或稀酸喷洒设施。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隔离与疏散距离:小量泄漏,初始隔离30米, 下风向疏散白天100米 、夜晚200米;大最泄漏,初始隔离150米, 下风向疏散白天800米, 夜晚2300米 。三、做好涉氨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9、,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严加密闭,防止泄漏,工作场所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生产、使用氨气的车间及贮氨场所应设置氨气泄漏检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应至少配备两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长管式防毒面具、重型防护服等防护器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工作场所浓度超标时,操作人员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可能接触液体时,应防止冻伤。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设置整流装置与压力机、动力电源、管线压力、通风设施或相应的吸收装置的联锁装置。重点储罐,需设置紧急切断装置。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传送过程中,钢瓶 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禁止使用电磁起重机和用链绳捆扎,或将瓶阀作为吊运着力点。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