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
《2023年度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度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106页珍藏版)》请在安全文库网上搜索。
1、 *煤矿有限公司2023年度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2023年1月目 录第一章 矿井概况2一、矿井位置2二、矿井自然地理与交通2三、矿井开采情况、煤层赋存条件、主采煤层开采方式方法、生产能力5四、矿井通风、供水情况6五、矿井主要灾害(危险源)7六、矿井紧急避险系统7第二章 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计划7一、矿井水灾7二、矿井火灾31三、矿井瓦斯灾害42四、矿井煤尘灾害50五、矿井停电、停风灾害58六、顶板灾害65七、矿井运输灾害77八、原煤运输系统灾害81九、地面煤仓自燃灾害86矿井历年重大灾害性事故及死亡人数统计表94救灾指挥部成员及职责95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及主要科室(部门)负责人联系电话一览表95
2、第一章 矿井概况一、矿井位置临县*有限责任公司位于临县招贤镇招贤村北东部,距临县县城直线距离约33km,东南距吕梁市离市区约24km,行政区划属临县招贤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6361105821,北纬373957374136。井田范围及邻区关系:*井田北距临县县城直距约33km,运距50km左右,东南距离石市城区直距约24km,向西北约7km与离临柳石扶贫攻坚路相接,可达碛口镇和临县县城。东部外围有218省道及呼北高速经过,直距约20km,在临县北部与太佳高速公路接轨;南侧直距约23km处有孝柳铁路运煤专用线通过,至交口站约30km,交通便利。二、矿井自然地理与交通1.1自然地理1.
3、1.1地形地貌本井田属吕梁山系,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按其形态类型分为侵蚀地形及堆积地形,前者占绝对优势。侵蚀地形表现为强烈切割的梁、塬、峁状黄土丘陵,分布于井田内大部分地区,冲沟密集而狭窄,形态多呈“V”形,与黄土梁、塬、峁相间分布,常见陡崖、黄土残柱及陷穴等微地貌景观。沟谷两侧及谷底有基岩零星出露,井田内由于植被稀少,致使水土流失严重。堆积地形主要发育在湫水河谷,为冲积、洪积堆积。湫水河谷宽阔、平坦,一般宽200m左右,两岸断续分布着级阶地。综观井田地形,大致东高西低,井田内地形最高点位于井田东部贺家湾村附近的山梁上,海拔1078.9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北部的沟谷中,海拔863.2m,最大
4、相对高差215.7m。 1.1.2河流井田属临县南部,区内河流属黄河流域湫水河水系。湫水河发源于兴县黑茶山南麓,经阳坡水库入临县境内,在碛口镇注入黄河。全长107km,林家坪水文站为湫水河下游观测站(19522019年资料),年平均流量3.22m3/s,最大月平均流量54.5m3/s,最小月平均流量0.01m3/s。1967年8月22日最大流量为3670m3/s。湫水河属枯水期较短的季节性河流。以它为主河道水系呈羽毛状,雨季流量增大,遇大雨则洪流暴发,携带大量泥沙向下游直泻,雨后流量锐减,79月份流量占全年总流量的5070%。枯水的冬、春季节,流量甚小,主要靠小泉水汇成细流。井田内无大的常年性
5、地表河流,仅较大的干河沟有季节性细小溪流,旱季有时干涸,雨季则汇集洪水沿沟排泄,向西北汇入湫水河。黄河在井田以西10km处流过,河底高程610700m,流向由北向南,据吴堡水文站19522019年资料,年平均流量924.4m3/s,最大流量19500m3/s。1.1.3气象及地震情况:井田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地区。气温变化昼夜悬殊,四季分明。降水量有限,多呈干旱状态。冬春两季多西北风少雪雨,而夏季雨量集中,有时出现洪水灾害。(1)气压11月最高,平均为891.1mb,7月份最低,为877.6mb,全年平均值885.3mb。(2)气温年平均气温8.8,1月份最低,
6、平均为-7.6,极值为-24.8;7月份最高,平均为22.6,极值为37,平均温差30.2。(3)降水量及蒸发量截至1993年,平均年降水量为513.9mm,最大降水量在7月份,为744.8mm,最小在1月份,为4.5mm。日最大降水量在1970年8月9日,为162.5mm。雨量集中于7、8、9月份,占全年的59%。蒸发量年平均值为2141.9mm,蒸发量大于降水量。(4)风向及风速风向多为西北风,风速历年平均2.5m/s,最大月(3-5月)平均3.1m/s,最小月(8月)平均2.2m/s。(5)霜期、雪期及冻土期初霜期在10月上旬,终霜期在翌年3月底,平均无霜期194天。初雪期平均为11月下
7、旬,终雪期为翌年3月底,一次最大积雪厚度为30cm。最早冻结在11月26日,最晚解冻为翌年4月1日,井田内最大冻土深度111cm。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井田地震烈度为度。对应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历史记载井田内未发生过大地震,只在1829年4月(清道光九年三月)离石发生过5.25级地震,震中位置为北纬3730,东经111122.2交通条件该矿距临县县城直距近33km,运距不足50km,东南距离石市城区直距约24km,向西北约7km与离临柳石扶贫攻坚路相接,可达碛口镇和临县城。井田东部外围有209国道主干公路经过,井田至209国道直距20余km,在离石城区附
8、近与汾阳至军渡高速公路接轨,公路可称四通八达。井田南侧直距23km处有孝柳铁路运煤专用线通过,井田至交口站近30km,交通便利。2.3煤层赋存条件临县*有限责任公司批准开采4#、5#、8#、9#煤层,矿井井田面积7.6838km,地质资源储量8216万吨,设计可采储量4405.9万吨,生产能力120万吨/年,服务年限26.3年。2.4可采煤层情况主要可采煤层为山西组4、5号煤及太原组8、9号煤层共4层,均为本矿批采煤层。(1)4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在井田西南部及东南部与5号煤层合并。煤层厚度0.442.44m,平均1.29m,为厚度变化不大的赋存区大部可采的薄-中厚煤层,厚度变化情况见图1-
9、3-1。该煤层含有0-2层夹矸,结构简单。煤层直接顶板为砂质泥岩或粉砂岩,底板为泥岩、炭质泥岩或砂质泥岩。(2)5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上距4号煤层0.30-3.61m,平均1.36m。煤层厚度为2.717.60m,平均5.22m,为赋存区稳定可采的中厚厚煤层,厚度变化情况见图1-3-3。该煤层含有05层夹矸,大部24层,局部01层,结构简单复杂。煤层直接顶板为泥岩、炭质泥岩、细砂岩,局部为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粉砂岩或细砂岩、炭质泥岩。(3)8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中部,上距5号煤层40.70-47.25m,平均44.59m。煤层厚度为2.723.48m,平均2.95m,为赋存区稳定可采的中厚煤层
10、,厚度变化情况见图1-3-4。该煤层含有03层夹矸,大部02层夹矸,局部3层夹矸,结构较简单。煤层直接顶板为L1灰岩,局部为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粉砂岩,局部为泥岩、细砂岩。(4)9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上距8号煤层8.95-12.33m,平均10.81m。下距K1砂岩24m左右。煤层厚度为1.803.97m,平均3.29m,为全区厚度变化较小的赋存区稳定可采的中厚煤层,厚度变化情况见图1-3-5。该煤层含有14层夹矸,结构简单复杂。直接顶板为炭质泥岩、泥岩,局部为粉砂岩、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粘土岩。三、矿井开采情况、煤层赋存条件、主采煤层开采方式方法、生产能力3.1矿井开采情况临县*有限责
11、任公司批准开采4#、5#、8#、9#煤层,矿井井田面积7.6838km,地质资源储量8216万吨,设计可采储量4243.2万吨,矿井主要生产一水平标高为+710m,二水平标高+650m;生产采区:目前可采煤层共4层(4#煤、5#煤、8#煤、9#煤),主要开采煤层为4号+5号及8煤。3.2开采方式 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开采方法现一水平一采区为为倾向长壁式,下一歩二采区及二水平均为走向长壁式,全部冒落法管理顶板。3.3生产能力设计生产能力为120万吨/年。3.4年度主要生产水平及采区矿井分一水平开采和二水平延伸工程两部分。一水平4号、5号煤层为合并层,现开采11504工作面(综放),接续工作面
12、为21801工作面;二水平延伸工程基本完成。1、工作面接续顺序:11504工作面回采到位后撤除,进入21801工作面生产,21801采完进入12501生产。2、掘进工作面接续:综掘队掘进一水平二采掘进12501工作面顺槽及切眼;完工后掘进21802工作面顺槽及切眼。煤厚:4#煤平均1.29m、5#煤平均5.22m,8#煤平均2.95m,9号煤层平均3.22m,4号+5号综采放顶煤,8号一次采全高,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四、矿井通风、供水情况4.1矿井通风情况矿井设主斜井、副斜井、回风立井三个井筒,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即主、副斜井进风、风井立井回风,主要通风机有2台,其中一台运行,一台备用,主要通
13、风机型号为FBCDZ No26,电机功率为2185Kw,可调频率30-50Hz,风量:4440-10320m/min,风压:675-2413Pa。目前矿井总回风量为6915m/min,等级孔为4.27m2,通风容易。一个综采工作面11504面采用U型通风,计划风量915 m/min,实际风量1272m/min。掘进工作面配备的局部通风机为采FBD6/222型对旋轴流局部通风机,风量为310525m/min,配套风筒直径分别为800mm,局部通风地点均实现了双风机、双电源、“三专两闭锁”及自动切换功能;矿井各地点风量满足要求,通风系统稳定。地面空压机房位于副斜井工业场地附近,GA2508.5型风
14、冷固定螺杆式空气压缩机3台,排气量40m/min,压力0.85MPa,电动机功率250kW,电压380V,供井下压风使用,选用一趟1594.5无缝钢管,沿副斜井井筒敷设。4.2矿井供水情况工业场地地面生活、生产及消防给水采用生活、生产及消防合一的环状管网。深井水引至给水处理间进行处理,之后通过供水泵提升至700m的高山水池,再供给各用水点。本矿最高日用水量为1079.66m/d,最大小时用水量105.08m/h。其中工业场地地面生产、生活用水量为235.20m/d,最大小时水量为34.04m/h;生活区日用水量为39.0m/d,最大小时水量为4.06m/h。井下洒水利用处理后的井下排水,水量为
15、564.85m/d,最大小时供水量为54.72m/h;防火灌浆用水量240.62m/d,最大小时供水量为13.37m/h。井下主供水管路沿副斜井井筒、轨道大巷敷设,采用159mm无缝钢管;敷设一趟独立的57mm供水施救管路;综采综掘工作面顺槽供水管路采用108mm无缝钢管。五、矿井主要灾害(危险源) 根据矿井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结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中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要求,对矿井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辨识、评估、分级管控。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现认定矿井重大危险源有:水文地质、采掘工作面顶板、机械危险性、煤层自燃、瓦斯、煤尘爆炸、电气危险性,可能引发水灾、顶板灾害、提升运输灾害、火灾、瓦斯爆炸灾
16、害、煤尘爆炸灾害、矿井停电停风和主要通风机停风、地面煤仓自燃灾害。所以上述危险源应作为矿井日常安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进行监控管理。 六、矿井紧急避险系统 在一水平(+710m)井底车场与+710m水平轨道大巷连接处附近设置1个井下永久避难硐室,呈“L”型布置,该避难硐室一侧与+710m水平井底车场巷道相连,另一侧与+710m水平轨道大巷相连,2个安全出入口的间距为38m,能够容纳100人避险,下井人员佩戴定位卡,使地面调度监控中心能实时定位井下作业人员人数,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 第二章 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计划一、矿井水灾1.1.1区域水文情况*井田水文地质单元属于柳林泉域北部径流区(见图6-1)。
17、柳林泉位于柳林县城东约3km处,以散泉形式出露,出露标高790801m左右,流量3.45m3/s,水温18,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盐硫酸盐型,矿化度0.50g/L左右,泉域面积5100km2。*井田位于三交详查区南部。由于受区域构造的控制,全区呈一单斜构造形态,岩层总体向南西倾斜,倾角515。区域外东侧的汉高山背斜与王家会背斜的隆起形成了该区与离石盆地的分水岭。背斜轴部是前寒武系的变质岩系,到本区域依次出露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地层。区内大部分被新近系上新统和第四系中、上更新统与全新统地层所覆盖。区域地貌可分为剥蚀构造中山、剥蚀堆积黄土丘陵、侵蚀堆积的河流谷地三种地貌形态。区域内常年性河流有属于黄
18、河流域的湫水河,在区域西侧由北向南汇入黄河。1.1.2井田主要含水岩组1、第四系孔隙含水层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广泛分布于*井田梁峁上,其含水层连续性差,基本不含水,补给条件差。新近系上新统一般出露于沟谷中,含水层为底部半胶结状砾石层,由于其不整合于基岩上,与基岩风化带可构成较好的含水层。水源村民井单井出水量为80.4m3/d。2、二叠系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井田沟谷中出露较多,含水层岩性为中、粗粒砂岩。由于该含水层埋藏浅,风化裂隙发育,故易于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局部富水性较好。一般泉涌量10m3/d左右,最大单井涌水量达80m3/d。水位标高870913.50m,水质为H-NM型或HS-NM型,
19、矿化度为0.6g/L左右。3、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井田内南部沟谷中有少量出露,该含水层组多为中、粗粒砂岩,含少量砾岩,厚度变化大,平均厚8.09m。区域6号孔单位涌水量为0.00147L/s.m,渗透系数0.0031m/d,水位标高为844.75m。2013年6月山西省煤炭地质148勘查院施工的SL-3号水文孔对山西组抽水试验资料,钻孔单位涌水量0.001L/s.m,涌水量0.0416L/s,水位降深40.20m,渗透系数0.005m/d,水质类型为HCO3SO4-Na型,水位标高749.50m,属弱富水性含水层。4、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井田内均被覆盖,该含水层组主
20、要多中、粗粒砂岩及石灰岩组成,主要为由L5、L4、L3、L2、L1五层石灰岩,平均厚度分别为9.50m、7.01m、2.35m、3.39m、1.95m,总计24.20m,石灰岩溶裂隙较发育。区域4号钻孔(位于井田北界外1.5km)太原组水位标高为843.49m,渗透系数为0.08218m/d;区域6号钻孔(位于井田西南边界外4km处)水位标高为846.23m,渗透系数为0.00675m/d;所以推测*井田内太原组含水层水位为844.5m。2013年6月山西省煤炭地质148勘查院施工的SL-3号钻孔对太原组的抽水试验资料,钻孔单位涌水量为0.008L/s.m,涌水量为0.333L/s,水位降深4
21、1.11m,渗透系数0.04m/d,水质类型为HCO3SO4-NaMg型,水位标高693.31m;另据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山西省煤炭地质水文勘查研究院在井田内施工了SL-4号水文孔,对太原组及以上含水层的抽水试验成果,钻孔单位涌水量为0.00028L/s.m,涌水量为0.033L/s,水位降深117.50m,渗透系数0.0004m/d,水质类型为HCO3SO4-Na型,水位标高728.419m。属弱富水性含水层。由于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组为顺层径流,因此其水位标高起伏较大。5、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奥陶系地层在井田内全部被覆盖,该含水岩组主要为峰峰组和上马家沟
22、组。峰峰组岩性以石灰岩、泥灰岩为主,含少量白云质灰岩,岩溶裂隙不发育,富水性差。上马家沟组岩性以角砾状石灰岩,白云岩为主,含少量泥灰岩,岩溶裂隙发育,富水性强,为岩溶裂隙水的主要赋水层位。2013年3月至7月,山西省煤炭地质148勘查院在*井田补充勘探时施工了SL-3号水文钻孔,因技术原因在对奥灰水进行抽水试验的工程中,水位降深为0.200.30m,水位再也不下降,未完成抽水工作,据记录数据,单位涌水量q大于5L/s.m,富水性极强。对奥灰水位进行观测,观测结果奥灰水位标高为790.10m。该水文孔为长观孔,2015年1月至12月共观测水位12次,平均水位标高797.38m,最近观测时间为20
23、15年12月15日,观测数据为797.10m,本次报告采用SL-3号水文钻孔的奥灰水位标高为797.10m。2018年3月24日开始,对SL-3号水文孔进行封堵作业,2018年4月4日封堵完毕,经检测合格。据位于井田中南部的胜利煤矿水井水位观测资料,奥灰水水位标高为796.76m,对上马家沟组进行了抽水试验,水位降深3m,出水量80m3/h。另据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山西省煤炭地质水文勘查研究院在*井田内施工了SL-4号水文孔,对奥陶系峰峰组及上马家沟组的抽水试验成果,其中峰峰组钻孔单位涌水量为0.172L/s.m,涌水量为13.47L/s,水位降深78.25m,渗透系数2.16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度 矿井 灾害 灾难 预防 处理 计划 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