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鑫利煤矿有限公司1#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估报告
《鸡西市鑫利煤矿有限公司1#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估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鸡西市鑫利煤矿有限公司1#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估报告(35页珍藏版)》请在安全文库网上搜索。
1、鸡西市鑫利煤矿有限公司 1#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估报告 黑 龙 江 通 鉴 科 技 咨 询 有 限 公 司 二一九年六月报告名称:鸡西市鑫利煤矿有限公司 1#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估报告项目完成单位:黑龙江通鉴科技咨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吴华黑龙江通鉴科技咨询有限公司高工工作人员:赵德真黑龙江通鉴科技咨询有限公司高工王志国黑龙江通鉴科技咨询有限公司高工吴关黑龙江通鉴科技咨询有限公司高工王洋黑龙江通鉴科技咨询有限公司高工鸡西市鑫利煤矿有限公司 1#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估报告黑龙江通鉴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前言鸡西市鑫利煤矿有限公司(以下称:鑫利煤矿)位于恒山矿区,行政隶属鸡西市恒山区义安村。
2、目前该矿为通过资源整合改扩建保留矿井。资源整合改扩建后矿井生产能力提升至 30 万吨/年。根据安监总煤矿【2006】48 号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煤矿资源整合的文件,以及黑煤整治办【2019】17 号关于提报专项整治方案审查工作相关材料的通知规定:对实施整合的矿井,要按建设项目进行管理。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新建矿井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当对矿井内采掘工程可能揭露的所有平均厚度在 0.3m 以上的煤层进行突出危险性评估。评估结果作为矿井立项、初步设计和指导建井期间揭煤作业的依据。受鸡西市鑫利煤矿有限公司委托黑龙江通鉴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承接了鸡西市鑫利煤矿有限公司 1#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
3、性评估项目, 对该矿采掘过程中可能揭露的 1#煤层进行突出危险性评估。鸡西市鑫利煤矿有限公司 1#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估报告黑龙江通鉴科技咨询有限公司目 录第一章 矿井概况11.1 位置与交通11.2 自然地理21.3 煤系地层21.4 地质构造31.5 矿井水文地质特征41.6 可采煤层与煤质特征71.7 煤尘爆炸危险性和煤自燃倾向性91.8 矿井瓦斯情况9第二章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估依据与方法102.1 突出危险性评估依据102.2 突出危险性评估方法10第三章 煤与瓦斯突出相关基础参数测定133.1 煤的吸附常数的测定133.2 瓦斯含量测定及预测143.3 瓦斯压力预测183.4
4、 煤体的坚固系数测定203.5 瓦斯放散初速度P 测定223.6 煤的破坏类型分析243.7 邻近矿井的突出情况25第四章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估264.1 瓦斯地质法评估各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264.2 单项指标法评估各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274.3 评估结论28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29第一章矿井概况鸡西市鑫利煤矿有限公司(以下称:鑫利煤矿)位于恒山矿区,行政隶属鸡西市恒山区义安村。目前该矿为通过资源整合改扩建保留矿井。资源整合改扩建后矿井生产能力提升至 30 万吨/年。1.1 位置与交通鸡西市鑫利煤矿有限公司位于鸡西市恒山区,行政区划属鸡西市恒山区管辖,距恒山火车站11km,距鸡西市区1
5、7km,矿区公路可直达鸡梨公路 及恒山站台,交通比较方便。地理位置为东经1305052,北纬450953。(见交通位置图)。图 1-1 交通位置图301.2 自然地理本区属丘陵高地,海拔高度292-542米。总体西部高,东部低。地形呈老年期地貌,山坡缓慢,山峰顶园,局部被玄武岩覆盖。地表无建筑物和构筑物。矿区气候干燥,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8,冬季最低气温达到-35;冻结期11月至翌年4月,冻土层深2米。风向多为西北风。降雨量350-550毫米。井田内无河流,仅有数条季节性沟谷,水量不大,下游汇集注入黄泥河。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
6、度0.0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度区。 1.3 煤系地层鑫利煤矿位于鸡西煤田南部条带的中部,地层层序由老至新为下元古界麻山群、中生界白垩系城子河组、穆棱组、桦山群以及第四系。本井田内地层自老到新分别叙述如下:1、麻山群:本地层分布于井田的北部,构成含煤地层的基底。麻山群地层的岩石在本区主要是经过高度变质的混合岩类,以含云母花岗片麻岩、石墨片岩为主,夹大理岩,常有花岗岩穿插期间。2、城子河组: 主要由各种碎屑岩、泥质岩、炭质岩、煤层及少许含凝灰质岩石所组成。因与上部穆棱含煤组呈整合接触,中间无明显标志,分界不清,故不能得出其详细厚度。较可靠厚度为600-700m,与下伏地层麻山群为不整合接触。城
7、子河含煤组含煤层总数达二十余层。其中有经济价值者达12-14层。从煤层厚度看,除1、11、14、15号层为中厚煤层外,其余均属薄煤层。该含煤地层按其按岩性、含煤性的组合特征来看,以16号煤层顶板厚层砂岩含砾为界,可划分为两个沉积隔期。下部:厚度在200-250米左右。其特征是,以白色细-中粒厚层砂岩为主,薄层砂页岩、页岩为次。含本区主要可采煤层达10-12层,成煤环境好,煤层集中。在煤层中间或顶板附近夹有薄层凝灰质砂岩可作为识别煤层的标志。上部:厚度在400-450米,其特征是细粒岩石较下部相对增加,煤层减少,以灰色细粒砂岩及灰黑色薄层砂页岩、页岩为主,中粒白色砂岩很少出现,可采煤层仅有17、
8、21号煤层。此外在21号煤层上部岩层中含有较多杏黄色泥质结核是一主要特征。下部地层与基底的距离变化较大,其总的规律是由东向西逐渐增大。3、穆棱组:本组地层分布于井田南部,与解放勘探区走向上相连接。据邻区资料,穆棱含煤组厚度在600-700米,多由细粒、灰黑色砂岩、砂页岩、页岩所组成,凝灰质砂岩、砂页岩较城子河组增多、增厚,与城子河组无明显分界。在解放勘探区含煤十余层,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3-5层,煤层多在1米以下,属气煤。4、东山组:见于井田南部外,岩性以灰绿色火山碎屑岩、凝灰岩、凝灰质砂岩、砂砾岩组成,厚度300米。5、猴石沟组:本组地层见于井田南部外,分布较广。地面所见为黄白色中粗粒砂岩,胶
9、结较好,分选中等,因其他报告资料与穆棱组为假整合接触,在本区与穆棱组为断层接触,厚度300米。6、新近系玄武岩:井田南部、西部高山均为新近系中新统玄武岩所覆盖,形成明显的熔岩台地,厚约0-60米不等,其色为深灰色,上部多气孔。厚度表现为西南方较厚,因此推测其流向有自西南向北东方向流动的可能。6、第四系:分布于沟谷等低凹处。由粘土、砂土、砂、砾石等组成,厚厚0-15米。1.4 地质构造鸡西盆地早白垩系含煤地层以陆相沉积为主,夹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该地层以盖层形式覆于麻山群基底之上。煤田东南端受控于敦化密山断裂,西、北侧为剥蚀边界,东部收敛于密山以西。盆地中部由于存在横贯东西的平麻断裂及恒山隆起,
10、使盆地分为南、北两个坳陷区。 鑫利煤矿位于南部坳陷区的中部,整个井田基本上呈一走向近似东西、向南倾斜的单斜构造。全区总的地层走向为北80度东,倾向南偏东,倾角1529度,一般为18度。断层主要可分为北东、北西向的两组,其中以北西向的为主,断距较大。断层性质以高角度的正断层为主,逆断层较少。共有较大断层13条(见下表)。另外,生产过程中还见有部分小断层,给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井区范围内断层一览表编号走向倾斜、倾角落差m性质依据控制程度F19N62W南西75700-1200正断层九井二斜右一实见,穿过断层见穆棱组含煤地层。F2N75W北东7560-100正断层九井老井1-4号层较车道西山一号层右二探
11、巷等处实见。F3N70W南西755-10正断层九井西山一号层右二、右二中巷实见。F4N65W南东408-10正断层九井四号层小井右一、右二、右三及九井三斜十号层均实见。F5N50W南西65-7016-20正断层九井二斜右部各巷实见。F12N21EN76W16正断层九井老井水平见,下部钻孔控制。F13SN东60-7014-80正断层七井右四、右五、右七、右八均实见。F14N35E南东8010-13正断层九井13层、10号绞车道实见。F16N27E南东7510-15正断层九井四号层右一实见。F18N70W南西708-12正断层九井10号、15号层绞车道,左四、左五车场实见。F34N70W南西755
12、10正断层九井一斜四号层右五实见。F74N40W北东705-10正断层九井一号层绞车道及左部巷道实见。F78N14E北西751018正断层九井西山四号层右一、右二实见。1.5 矿井水文地质特征鑫利煤矿整合矿区范围内地面无河流和大的水体,仅有数条季节性冲沟,下游汇入黄泥河。区内地形起伏较大,最高点542米,最低点约292米,高差约250左右,形成大致西高东低的丘陵地貌。1、含水层:本区含水层可主要划分为第四系冲积孔隙含水层、玄武岩裂隙含水层、砂岩风化裂隙含水带和煤系地层层间含水层。1)第四系冲积孔隙含水层:呈条带分布沟谷两侧,一般厚度2-6米。水力性质为潜水;顶部被1-3米的亚砂土覆盖,底部直接
13、与坚硬风化裂隙含水带接触。主要由卵石、砾砂、粗-细砂和亚砂土组成。2)坡积孔隙含水层该层呈条带状分布在较大的沟谷内,主要由两侧的玄武岩遭风化破碎后,被地面径流携带于沟谷内而形成。没有分选,水力性质呈潜水状态;由玄武岩碎石、亚粘土组成,透水不良,流向大致以地形坡度而流动。易于流露地面而形成下降泉。补给来源为玄武岩裂隙含水层和风化裂隙含水带。也就是裂隙潜水有一部分通过坡积含水层以泉水状态排泄出去。富水性弱,最大泉的流量雨季时0.71公升/秒。本含水层发育不良,水量小,对矿井无大影响。3)玄武岩含水层分布在西侧高山及南部+390米标高以上的山顶,以玄武岩地形覆盖于白垩系砂岩风化裂隙含水层之上,厚度在
14、25-130米之间,水力性质呈潜水状态;是由玄武岩风化裂隙与柱状节理所组成的裂隙含水层,其水位埋深约20米以下,标高在370米以上,是本区潜水最高位。完全以地面水补给,除少数以下降泉排泄外,大部补给下部的砂岩风化裂隙含水带。本含水层埋藏高,富水性弱,距煤层远,所以对矿井的充水意义不大。4)砂岩风化裂隙含水带含水带分布范围大致与井田范围相等,含水带处于漫滩阶地区,其上部被冲积孔隙含水层覆盖,处于分水岭斜坡区的有一部分被玄武岩含水层覆盖,大部分被极薄的坡积残积层所覆盖。据108队钻孔简易水文观测成果分析,大部分钻孔在地表以下40-80米深度内的岩芯较为破碎,采取率低,消耗量大,其它地块的厚度较薄约
15、40-60米。含水带与冲积孔隙含水层和地面水的水力联系极为活跃,尤其是裂隙发育地块更为强烈。由于裂隙随着深度的增加而渐变小和闭合,对其深部的水力联系较差。所以本含水带对浅部煤层的开采将有很大影响,但对深部煤层的开采影响不大。5)煤系地层层间含水层根据原恒山煤矿井巷掘进实际观测,在煤系地层中之粗粒厚层砂岩都有富水性。由于井田中小型断裂发育,砂岩层为各种断层切割成很多块,构造裂隙发育。每当巷道穿过断层和砂岩裂隙带时,大都出现滴水、流水甚至涌水现象。由此证明具有一定厚度的砂岩层是富水性的,并可视为含水层。根据生产巷道来看,其充水点随着井巷的延深而往下位移,涌水量随时间的延续而渐小,直到疏干。因层间含
16、水层的补给不良,水力联系极差,所以对深部矿井开采影响不大。2、矿井充水因素分析(1)大气降水本井田为丘陵地形,地势总的趋势是西高、东低;地面被第四系残积、坡积土所覆盖。大气降水会通过第四系、塌陷坑渗漏到井下。根据本井及邻区矿井涌水规律调查,矿区为裂隙充水矿床,矿井涌水量普遍较小。矿井开采初期涌水量大,并且随着开采面积、开采深度增加而增加。矿井开采后期,矿井涌水量逐渐变小趋于稳定,与大气降水的关系则不明显,与开采面积关系较明显。(2)地表水区内中部仅数条沟谷,泾流方向主要由西向东,流量较小,对本矿井的开采影响很小。该矿主、副井井口标高均为423.1m,位于半山坡之上,径流条件较好,并且距离河沟较
17、远,不存在直接淹井的威胁。(3)采空区积水本井范围内及周围存在小煤矿采空区,其内有原恒山煤矿采空区和巷道。3、防治水措施矿井涌水量主要来源于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含水层、白垩系风化裂隙水含水层和构造裂隙带,因此,建议在矿井生产过程中采取以下防治水措施:1)加强水沟的清理,保证水沟排水畅通,经常检查渗漏情况,监测水量变化,下大雨时专人监视水情。2)加强地同塌陷坑的巡查,及时发现,及时回填处理。3)加强井下探放水。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窑或相邻煤矿时,以及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时、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应进行探放水。4)加强防汛防治水物资的储备。防汛防治水所需用的水泵、电缆、排水管、编织袋、等物资应
18、储备到位堆放整齐,不许挪用,确保煤矿安全生产。4、矿井涌水量预测根据本井和相邻矿井多年的开采经验,对矿井充水起主要作用的含水层是浅部风化裂隙含水层。第四系粘土层和玄武岩盖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面水和降水向地下的渗透。断裂构造的发育,对矿井的影响不大,但个别张性断裂及接近裂隙带密集的断裂构造也可能成为影响矿井充水的主要因素。本区地面迳流绝大部分集中在洪水期和融雪期。由于地面迳流总体上控制着地下水的动态。因此矿井涌水有明显的季节性,但第四系和玄武岩盖层的广泛发育,雨和地面水的变化不能马上在地下水位和矿井涌水量上反映,一般均滞后十天左右。目前,鑫利煤矿矿井正常涌水量为3 m3/h,最大涌水量为5
19、m3/h ;恒安煤矿关闭前矿井正常涌水量为5m3/h,最大涌水量为10m3/h采用富水系数比拟法预测矿井未来涌水量。 Q预=Q原*P/P原Q预:整合矿区预计矿井涌水量Q原:矿井目前涌水量P:改造后矿井生产能力P原:矿井现生产能力鑫利煤矿矿井生产规模为15万吨/年,恒安煤矿矿井生产规模为6万吨/年,整合改造后生产规模为30万吨/年。经计算,预计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1.4 m3/h,最大涌水量为21.4 m3/h 5、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根据鸡西市煤炭工业协会专家技术服务委员会2018年4月编制的鸡西市鑫利煤矿有限公司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鑫利煤矿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孔隙、裂隙、岩溶含水层,补给条件差,补
20、给来源微小;矿井及周边无老空积水;矿井正常涌水量3m3/h,最大涌水量5m3/h,但小于180m3/h;该矿含水层及周边矿井对本矿开采无水患影响;该矿防治水工作比较简单,水文地质情况清楚,防治水工作易于进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确定为简单型。1.6 可采煤层与煤质特征1.6.1 煤层 鑫利煤矿整合矿区范围各煤层均赋存于城子河含煤组中,是本区的主要含煤地层,本次核实可采煤层6层,即1下、1、2、3、4、10号层,除1号层为中厚煤层外,其他煤层均为薄煤层。各煤层发育情况如下:10煤层:煤层厚度0.620.98,平均0.83。结构简单,以单一结构为主,少数钻孔发育1层夹矸,夹矸厚度0.11-0.17m;
21、煤层全区可采,较稳定。顶板为砂页岩,底板为煤页岩互层夹砂页岩。距其上部11煤层16。4煤层:煤层厚度0.67-1.06m,平均厚度0.85m,整合矿区范围内全区可采,较稳定。煤层结构简单,以单一结构为主,少数钻孔发育2层夹矸,夹矸厚度0.02-0.09m。煤层顶板为砂岩,底板为1.2-2.0米厚的煤页岩互层并夹有薄层砂岩。距上部5#层间距35-45m。3煤层:煤层厚度为0.10-0.94m,平均0.53m;全区发育,整合矿区范围内东部和西部均不可采,属局部可采煤层。煤层结构简单,以单一结构为主,少数钻孔发育1-3层夹矸,夹矸厚度0.03-0.11m。煤层顶板为砂岩,底板为砂页岩夹煤线。距上部4
22、#层间距25-35m。2煤层:煤层厚度为0.05-1.02m,平均0.56m;全区发育,整合矿区范围内东部和西部均不可采,属局部可采煤层。煤层结构简单,以单一结构为主,少数钻孔发育1-2层夹矸,夹矸厚度0.05-0.23m。煤层顶板为砂岩,底板为煤页岩砂页岩互层。距上部3#层间距35m。1煤层:煤层原始厚度为0.89-4.60m,平均2.47m,煤层厚度变化较大,整合区内全区可采;恒安矿界内和恒安原扩大区范围内上分层被原恒山煤矿已开采,剩余底煤厚度0.80-2.10米。煤层结构简单至复杂,夹1-4层夹矸,厚度0.04-0.52m。煤层顶板砂页岩和页岩,底板为砂岩。距上部2#层间距36.9-5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鸡西市 煤矿 有限公司 煤层 瓦斯 突出 危险性 评估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