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试论中国蒙古学研究和蒙古古籍文献的保护利用的论文
《教育论文-试论中国蒙古学研究和蒙古古籍文献的保护利用的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试论中国蒙古学研究和蒙古古籍文献的保护利用的论文(11页珍藏版)》请在安全文库网上搜索。
1、试论中国蒙古学研究和蒙古古籍文献的保护利用的论文【论文摘要】研究蒙古民族古籍文献面对的是蒙古民族的过去和历史。中国蒙古学研究在利用和发展蒙古古籍文献的同时,进一步梳理蒙古族文化的发展脉络,深入挖掘蒙古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把握蒙古族文化的特征和规律,蒙古学研究是对蒙古古籍文献更好的整理和保护。从而促进蒙古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论文关键词】蒙古学;古籍文献;开发和利用 蒙古学研究和蒙古古籍文献利用是相辅相成的,蒙古学研究离不开古籍的史料记载和历史系统性的汲取,最广泛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开发、利用、共享也是对古籍文献的最佳保护。而蒙古学研究这一热潮更使蒙古古籍文献得到应有的文化传播和价值提升。 一、中
2、国蒙古学研究硕果丰厚 中国蒙古学研究历史悠久,尤其进入21世纪以后,传统的语言、文学、历史研究以其深厚的学术积淀和新的生机活力,不断推动着中国蒙古学研究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1、蒙古语言文字基础理论研究 现代蒙古语的理论研究在语音、文字、词法、词汇、句法研究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尤其在语义研究方面,将义素分析法、语义场理论、格语法和配价理论等新方法引入现代蒙古语语义研究,出现了现代蒙古语动词句研究(宝哈斯巴根)、蒙古语语义研究(德里格尔玛)、蒙古语词的多义研究(何莲喜)等著作。 2、蒙古语言文字应用研究 2007年由美国微软公司推出的inds vista计算机软件系统中涵盖了传统蒙古文输入法,为
3、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研究工作提供了共享的应用平台。 同时,原有的蒙古文方正排版系统和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语信息研发中心研制的蒙古文办公自动化软件也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语信息研发中心与相关部门共同承担研制的lunix多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基础通用平台、蒙古文自动校对系统以及汉蒙机器翻译系统、英蒙机器翻译系统的研究等国家课题顺利完成。 3、蒙古文学研究 有关历代蒙古族作家汉文创作、藏文创作研究近年来持续升温,蒙汉文学关系、蒙藏文学关系研究正在成为蒙古文学研究的新关注点。特别是元代蒙古族作家汉文作品研究和清代蒙古族作家汉文、藏文作品研究,由此推动了元曲研究、宗
4、教文学研究、文论研究等专题学科。以蒙古族诗学理论、叙事学理论研究为重点的文论研究又激发和带动了蒙古族美学遗产研究,迄今已有不少专门探讨蒙古族历代美学思想的论文、著作及专题美学史著作问世。 在民间文学研究方面,以往单纯的文学研究转向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相结合的综合型研究,从单纯的文本解读、阐释到对“江格尔齐”、“胡尔齐”等传承艺人的研究,这些变化应该说是十分积极而深刻的。特别是对文化人类学理论和知识的借鉴、利用,使蒙古族古代神话、英雄史诗研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充分说明这类研究开阔了学术视野,拓展了思维空间。 4、蒙古史研究 (1)蒙古族通史研究。进入新世纪,蒙古族通史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出现了综合
5、性、整体性的蒙古民族史、内蒙古通史、元代地区史专著。义都合希格主编的五卷本蒙古民族通史、曹永年主编的四卷本内蒙古通史、乌云毕力格、白拉都格其主编的蒙古史纲要等通史著作根据丰富翔实的史料,对各个历史时期的蒙古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和论述。 (2)蒙元史研究。中国的蒙元史研究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刘迎胜的察合台汗国史研究是国内第一部专门论述察合台汗国史的著作。它的出版,填补了中亚史、蒙古史、元史研究中的空白,开创了利用多种文字资料研究蒙元史的成功范例。 (3)明清蒙古史研究。在综合研究方面,有很多论文对明清时期蒙古族法律、民俗文化、社会变迁、顾实汗、和硕特部、内蒙古各部的名
6、称等专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在明代蒙古史专题研究方面,主要就明代蒙古人宗教信仰、明初社会生活中蒙古人所起的作用、明代蒙古部落大批入居青海、明代中晚期东蒙古部落在康区的活动及影响、三娘子对明末蒙汉和平友好关系的贡献等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清代蒙古史专题研究方面,围绕历史上土尔扈特人在国内外的分布状况、后金征服漠南蒙古的法律支撑、早期蒙古旗制、噶尔丹死亡问题、清代卫拉特蒙古政治地理空间观念表象史、五世达赖喇嘛对清初蒙古地区稳定的贡献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4)历史人物研究。朱耀廷的成吉思汗传、李治安的忽必烈传,分别对蒙元帝国的缔造者成吉思汗和忽必烈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描述、诠释和实事求是的评价。 (
7、5)专门史研究。先后出版的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宋元卷)下编(胡小鹏)、都市中的游牧民元代城市生活长卷(史卫民)、元代文学编年史(杨镰)、文明的吸纳与历史的延续元代东南地区商业研究(王秀丽)、元明北京建设与粮食供应(王培华)、元代庙学无法割舍的儒学教育链(胡务)、元代西北经济开发研究(陈广恩)、元代社会婚姻形态(王晓清)、辽金元三史乐志研究(王福利)、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高荣盛)、金元之际的儒士与汉文化(赵琦)、蒙元驿站交通研究(党宝海)、元代江南民族重组与文化交融(潘清)、元朝时期的山西地区:政治军事经济篇(瞿大风)、元朝时期的山西地区:文化教育宗教篇(瞿大风)等论著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系统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论文 中国 蒙古 研究 古籍 文献 保护 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