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安全自评估报告2004年8月
《矿井安全自评估报告2004年8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安全自评估报告2004年8月(19页珍藏版)》请在安全文库网上搜索。
1、 神东公司补连塔煤矿矿井安全评估报告煤矿安全自评报告矿 长:总工程师:安监处长:自评小组:罗文 田银素 迟国铭神东公司补连塔煤矿二四年八月七日根据神东煤炭公司安全监察局下发有关文件的精神现对补连塔煤矿的安全程度进行了评估,就补连塔矿生产安全现状,我们从矿井的通风系统、瓦斯防治系统、火灾防治系统、粉尘防治系统、供电系统、供排水水系统、采掘顶板安全现状、采掘机电设备现状等八大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安全现状分析及可靠性评价,具体如下:一、矿井概况:补连塔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南部伊金霍洛旗境内,隶属神华集团神东公司。1987年7月1日开工建设,1997年10月16日正式移交投产。设计能力由60万吨/
2、年改建到300万吨/年。实际生产能力在2001年完成筛选厂旁路直通系统改造工程后可达1200万吨/年。全矿现有员工302人,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是一座一井一面集煤炭生产、洗选加工、封闭式储装外运的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补连塔原井田南北走向长6.12公里,东西倾斜长6公里,面积36.7平方公里;现有地质储量为7.4亿吨,可采储量为4.9亿吨;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吨/年。二、通风系统安全现状可靠性评价:2.1 基本情况: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矿井通风方法为抽出式。工业场区的主井、副井、辅运平峒与南风井场区的南进风井四条井筒共同进风。在1-2煤层中专设一条回风大巷。南风井场区的南回风井回风。矿井
3、总进风量为7561m3/min。总回风量为7601 m3/min。有效风量6780 m3/min。有效风量率88.1%。外部漏风量335 m3/min。外部漏风率4.4%。2001年2月下旬在神东公司通风处和补连塔煤矿的配合下,共同完成了对补连塔全矿进行了一次通风系统阻力测定,在此次测定中矿井通风总阻力436.04Pa,等级孔4.92米2。属通风容易矿井。全矿井通风阻力整体分布为进风段、用风段和回风段,通风阻力主要分布于用风段和回风段,共占总阻力的93.36%,其中回风斜井通风阻力205.94pa,占总阻力的47.23%,2#回风大巷通风阻力61.78pa,占总阻力的14.17%。南回风井安装
4、两台主扇型号为1K58No24轴流式风机,配套电机JS-128-8型、其功率155Kw、转速750转/分。 2.2评价指标: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评价指标及(数值ai)指标主要通风机运转稳定性用风地点是否满足要求通风系统的合理性矿井风量供需比反风系统灵活可靠性局部通风设备与设施的可靠性矿井等级孔调节设备的合理性通风网络的复杂性数值20181010101010552.3评价标准:2.3.1主要通风机运转稳定性:从安全角度出发,限定通风机的实际工作风压Hs上限不得超过最高风压Hmax的90%。即K1=Hs/Hmax根据补连塔煤矿2003年二月通风月报,风机风压为870pa,风机最高风压为1258pa计
5、算可得K1=870 pa/1258 pa=0.690.9。则f1=12.3.2用风地点风量是否满足要求:用风地点的风量应该能够保证有害有毒气体浓度、风速、温度等符合规程规定。其白话函数为f2=n1/N1n1:用风地点风量满足要求的个数N1:用风地点总个数我矿用风地点为9个全部符合规定故f2=n1/N1=9/9=12.3.3 通风系统的合理性:规程规定矿井生产水平和采空区必须实行分区通风,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无不合理的串联通风地点。其白化函数为:f3=0 不合理 1 合理我矿通风系统实行中央分列式通风,采、掘面实行独立通风,无串联通风故f3=12.3.4矿井风量供需比:K2=Q/Q0K2:
6、矿井风量供需比Q:矿井实际供风量,m3/minQ0;矿井的需风量, m3/min补连塔矿矿井需风量为6500 m3/min,实际供风量为7561 m3/min故K2=Q/Q0=7561m3/min/6500 m3/min=1.16则f3=12.3.5反风系统灵活可靠性:反应反风系统灵活可靠性的指数1、2可表示为:1=10/t, 2=a/0.4,a=Q/Q.t:反风时改变巷道中风流方向所需时间,minQ:反风后通风机供给的风量,m3/minQ:通风机正常的供风量,m3/min根据补连塔矿在2002年12月28日的反风演习的数据为:t=6min, Q=6271 m3/min,Q=4324 m3/m
7、in。计算:1=10/t=10/6=1.671 2=a/0.4= Q/Q/0.4=6271/4324/0.4=3.621则f5=12.3.6局部通风设备与设施的可靠性:白化函数为f6=n2/N2n2: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局部通风机设备与设施总数N2:矿井中局部通风设备与设施总数补连塔矿井下n2为4、N2为4,故f6=n2/N2=4/4=12.3.7矿井等级孔:等级孔反映矿井筒风的难易程度,等级孔越大,通风愈容易,反之愈困难。补连塔矿通风等级孔为4.92m2故f7=12.3.8调节设施的合理性:调节设施越多,系统稳定性越差。其白化函数为f8=1-d,d=0.3a1+0.2a2+(0.1a3/b)a
8、1:总回风巷调节风窗总数a2:每翼的调节风窗数a3:回采工作面的调节风窗数补连塔矿共有调节风窗1个,在总回风巷。计算d=0.3*1,则f8=1-d=1-0.3=0.72.3.9通风网络的复杂性:k=mna+nbna:通风网络分支数nb:通风网络中的角联分支数m:通风网络中的节点数补连塔矿的通风系统中无角联分支,网络分支为3个,节点数为4个故k=mna+nb=43=12=1.079则f9=12.4评价结论:S=20+18+10+10+10+7+6+6=97则80S100,补连塔矿的通风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为B级.三、矿井瓦斯防治安全现状可靠性评价:3.1基本情况:煤层瓦斯含量0.19m3/t、矿井瓦
9、斯涌出相对量0.09m3/t、绝对量1.52 m3/min、矿井瓦斯等级属低瓦斯矿井3.1.1矿井瓦斯预测和监测技术:矿井监测系统KJ753.1.2防治瓦斯管理技术措施:2003年度灾害预防处理计划、瓦斯管理措施3.1.3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可靠性:根据2001年2月20日的通风阻力报告,补连塔矿的矿井通风基本稳定,风量分配合理。3.1.4建立总工为主的瓦斯管理网络体系:补连塔矿建立的以总工为首,通风组为主要管理部门,区队班组长瓦检员为基层的管理体系。3.1.5综采面上隅角瓦斯治理技术:一台5.5千瓦风机均压供风。3.1.6瓦斯巡回网络检查技术:各工作面由区队检查,硐室、回风等由通风组检查。3
10、.1.7隔爆技术:采用隔爆水袋,撒布岩粉。3.1.8瓦斯综合利用:无瓦斯综合利用3.2评介指标:矿井瓦斯防治安全性评价指标及分值表项目内 容分值瓦斯防治防暴设施的到位情况20防止引爆措施的可靠性15防突措施的可靠性10高突矿井瓦斯抽放系统的可靠性10重点防治地点的措施到位10盲巷排放制度的执行到位情况10防治瓦斯组织机构制度完善性10瓦斯检查分析仪器仪表的可靠性10瓦斯检查人员素质评价53.3评分标准:原煤炭部一通三防管理标准3.4评价结论:矿井瓦斯防治安全性评价指标、分值、得分表项目指标分值得分瓦斯防治防暴设施的到位情况2020防止引爆措施的可靠性1515防突措施的可靠性1010高突矿井瓦斯
11、抽放系统的可靠性1010重点防治地点的措施到位1010盲巷排放制度的执行到位情况1010防治瓦斯组织机构制度完善性109瓦斯检查分析仪器仪表的可靠性1010瓦斯检查人员素质评价55S=20+15+10+10+10+10+9+10+5=9990则补连塔煤矿S90,安全等级为A级四、矿井火灾防治安全现状可靠性评价:4.1矿井内因火灾基本情况:矿井各煤层数易自然发火煤层,矿井及易自然发火,最短发火期一个月,煤自燃标志性气体为30出现一氧化碳,90出现乙烷,100出现乙烯,120出现丙烷、丙烯。井上下漏风情况:存在漏风,漏风速度为2.0-8.0m/min。4.1.1内因火灾早期预测预报:补连塔矿采用便
12、携式仪器法对采空区每天检查,每星期采样对气体分析、束管系统时时监测。4.1.2防治措施:补连塔矿对内因火灾防治采取优化通风系统,采空区及时封闭,减少遗煤,高分子阻化剂,氮气灭火等措施。4.2矿井外因火灾基本情况:井下在原齿轨车硐室修建消防水池,全矿井消防管路为55500米,井口设置消防材料库,消防器材配备齐全。4.2.1胶带防火:皮带保护齐全,火灾监测系统可靠,灭火系统健全。4.2.2其它可燃物防治着火主要措施:油脂灭火措施,电器着火灭火措施。4.3评价指标:矿井火灾防治安全性评价指标、分值、得分表项目指标分值得分火灾防治通风系统对防火的合理性1515工作面推进速度1515防止煤炭氧化措施的可
13、靠性1514消防水源、管路的可靠性1515井下遗煤量情况106火灾的早期预测预报及时性1010设备防火性能可靠性1010重点防火地点措施可靠性55消防材料库的到位情况554.4评分标准:原煤炭部一通三防管理标准4.5评价结论:S=15+15+15+14+15+6+10+10+5+5=9590则补连塔矿矿井火灾防治安全可靠性评价等级为A级五、矿井粉尘防治安全现状可靠性评价:5.1基本情况:防尘水池井下1个、防尘管路55500米、防尘设施情况:水幕14道、采掘面全尘39.93mg/m3、呼吸性粉尘最大值12.25mg/m3、游离二氧化硅0.815%、粉尘仪表为粉尘采样器。5.2粉尘防治措施:5.2
14、.2采煤工作面粉尘防治措施:灾害预防处理计划及作业规程,采取内外喷雾、水幕降尘、防尘口罩。5.2.3掘进工作面粉尘防治措施:灾害预防处理计划及作业规程,采取内外喷雾、水幕降尘、防尘口罩。5.2.4皮带运输系统粉尘防治措施:水幕防尘、转载点封闭、冲洗巷道。5.2.5辅助运输系统粉尘防治措施:冲洗巷道、巷道洒水、水幕防尘、撒布岩粉5.2.6其它地点粉尘防治措施:冲洗巷道、巷道洒水、水幕防尘、撒布岩粉5.2.7防治煤尘爆炸主要技术措施:撒布岩粉、冲洗巷道。5.3评价指标:补矿井粉尘防治安全性评价指标、分值、得分表项目指标分值得分粉尘防治防尘水源、管路的可靠性2019重点防尘地点(转载点)措施的可靠性
15、2020采煤工作面防尘措施的可靠性1514掘进工作面防尘措施的可靠性1514风流净化设施的可靠性1010访引燃(爆)措施的可靠性1010其它防尘措施的可靠性55隔爆措施的合理性555.4评分标准:原煤炭部一通三防管理标准5.5评价结论:S=19+20+14+14+10+10+5+5=9790则补连塔矿矿井粉尘防治安全可靠性评价等级为A级六、矿井采掘顶板安全现状可靠性评价:6.1基本情况:6.1.1地质和煤层赋存条件:6.1.1.1煤层赋存条件和小窑破坏情况:补连塔井田地质构造简单,无大的断层和褶曲,煤层赋存条件优越。主要可采煤层厚度大、倾角缓、层位稳定、储量丰富,煤层瓦斯含量低,矿井水文地质条
16、件简单、涌水量小,煤层埋藏浅、顶底板较稳定易于管理,煤层属于中硬以上韧性较好。井田突出弱点是煤的燃点低(300左右),属于易自燃发火煤层,煤尘具有爆炸性。井田内含煤地层为中生界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J1-2y),煤系地层总厚187.3m,含煤系数10%,共含有煤层14层,主要可采煤层为三层:1-2煤层平均厚度5.03m;2-2煤层平均厚度6.75m;3-1煤层平均厚度3.16m。井田地表覆盖第四系松散层,厚度550m,平均20m左右,并呈东厚西薄、北厚南薄变化。井田内煤质变化规律为:水平方向从东向西、从北向南煤质逐渐变优,垂直方向从上到下煤质逐渐变优。 矿井井田边界附近有两座小窑,对矿井没有破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矿井 安全 评估 报告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