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末采、回撤期间防灭火安全技术方案
《采煤工作面末采、回撤期间防灭火安全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煤工作面末采、回撤期间防灭火安全技术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安全文库网上搜索。
1、采煤工作面末采、停采回撤期间防灭火安全技术方案一、工作面生产情况*采煤工作面设计1370m,停采线位置为1170m。预计* 月* 日推采至造面位置,为保证工作面末采、停采回撤期间的防灭火安全,特制定本方案。二、撤面方法及准备1. 撤面方法工作面停采线前15m开始进行撤面条件准备,具备撤面条件后自下而上进行设备整体搬运机械回撤,上下顺槽从里 往外逐步撤除。2. 撤面顺序在造面最后一循环施工完成后,将工作面浮煤浮矸清理完成,将刮板机锯齿环转至溜尾位置,采煤机放置在溜尾位置,将各设备拆解火,开始回撤。三、工作面创造撤面条件方案预计* 月* 日开始造面,* 月* 日具备回撤条件,45 天内必须完成回撤
2、并封闭工作面。工作面推进至距停采线15m时全工作面至两顺槽范围开始铺设矿用高强聚酯纤维柔性网,走向共计铺设15m。四、工作面末采防火方案工作面距停采线80m视为进入末采,在工作面末采期间采取以下防火措施。71. 埋设采空区束管上、下顺槽采空区内各埋设3 路观测束管,共6 路,位置距离停采线分别为90m、60m、30m,用铁套管保护。2. 建堵漏编织袋墙进入末采阶段,上、下顺槽隅角范围遇悬顶超过5 米的情况建堵漏编织袋墙各一道。3. 注二氧化碳管路开口位置距离停采线分别为70m、30m,预埋1.5寸固定铁管。造面期间,备用两罐共10吨液态CO2,发现CO气体有升高趋势时向采空区压注液态二氧化碳。
3、同时,也可由上顺槽埋管向采空区注水、注入胶体。4. 铺设挡风布工作面距离停采线15m开始在支架顶部和两巷顶板铺设矿用高强聚酯纤维柔性网。矿用高强聚酯纤维柔性网保证压在后尾梁以里底板上,进入采空区至少1m,支架顶部、后尾梁及以里1m 内采空区铺全矿用高强聚酯纤维柔性网,如矿用高强聚酯纤维柔性网有损坏,要及时修补、连接好。5. 挂挡风帘工作面进入末采期间,在堵漏墙外、上下端头支架上敷设挡风帘。6. 拆除锚杆盘及时拆除两巷顶板、帮部锚杆盘,便于上下顺槽及时冒落。7. 调节风量为了减少氧化带距离,对采煤工作面供风量进行控制,减少向采空区漏风。8. 处理塌陷区裂隙使用拖拉机、铣挖机、挖掘机实施冬季冻土处
4、理进行地面塌陷区治理埋压工作。结合束管监测数据,继续推行地面塌陷治理“五步耕”工艺流程。现场施工人员每天前移治理步距 15m,做好标志,落实实效。9. 下顺槽埋设注氮管管路开口位置距离停采线分别为 70m、30m,预埋 1.5 寸固定铁管。坚持 24 小时不间断注氮。10. 上下隅角及架后、架间喷浆造面完成后,对全工作面架后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喷浆堵漏,减少向采空区漏风;并在采空区喷浆前预埋注水、注胶管管路。11. 工作面气体监测与预报( 1)加强采空区浮煤的自燃监测及预报。采用人工检测、安全监测、埋设束管监测和人工采样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工作面后部采空区浮煤的自燃进行监测及预报。( 2)每班安设专
5、人对工作面温度、一氧化碳等进行监测分析,利用上顺槽埋设束管检测采空区内部气体情况。( 3)在采煤工作面上顺槽采空区30m、60m、90m、120m 各埋设束管,每班对CO、O2、CH4 气体进行检查分析,做到预 测预报,便于提前采取措施。五、工作面回撤通风方案工作面支架回撤后顶板容易冒落,在工作面回撤前,需在上、下顺槽安设局部通风机。造面期间,在* 上顺槽与* 回撤通道四岔门以下10 米、*下 顺 槽 与 *回 撤 通 道 四 岔 门 以 下10米 各 安 装 两 台FBDNo6.0/2 37 型对旋式风机,在支架回撤期间顶板发生冒落后,及时利用局部风机对* 上顺槽、* 下顺槽回撤点进行供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采煤 工作面 回撤 期间 灭火 安全技术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