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全文库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安全文库网
全部分类
  • 通用安全   煤矿安全 >
  • 化工危化品   消防安全 >
  • 建筑安全   冶金矿山 >
  • 交通安全   特种设备 >
  • 电力安全   机械安全 >
  • 烟草商贸   纺织轻工 >
  • 安全工程师   安全生产月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安全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季度总结

    • 资源ID:474037       资源大小:105.10KB        全文页数:6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0安全币
    微信登录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季度总结

    1、安全生产标准化季度总结 xx煤矿通防科2023年度第一季度1目录第一章 概述.4第一节 考核对象、依据.4一、考核对象.4二、考核依据.4第二节 煤矿基本情况.4一、煤矿隶属关系.4二、基本条件.4第二章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各部分自评考核情况.7第一节 理念目标和矿长安全承诺.7一、安全生产理念.7二、安全生产目标.8三、矿长安全承诺.8第二节 组织机构.8一、安全办公会议机制.8二、职责部门.9第三节 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管理制度.11一、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11二、安全管理制度.12三、执行与监督.12第四节 从业人员素质.13一、人员配备与准入.13二、安全培训.14三、班组安全建设.1

    2、5四、不安全行为管理.16第五节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17一、工作机制.17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17三、安全风险管控.17四、保障措施.18五、附加项.18第六节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19一、工作机制.19二、事故隐患排查.19三、事故隐患治理.19四、监督管理.20五、保障措施.20第七节 质量控制.217.1 通风.21一、通风系统.21二、局部通风.21三、通风设施.22四、瓦斯管理.222五、突出防治.22六、瓦斯抽采.23七、安全监控.23八、防灭火.24九、粉尘防治.24十、爆破管理与基础工作.257.2 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25一、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技术管理.25二、煤矿地质.26

    3、三、煤矿测量.28四、煤矿防治水.29五、防治煤矿冲击地压.317.3 采煤.31一、基础管理.31二、质量与安全.32三、机电设备.33四、职工素质及岗位规范.34五、文明生产.347.4 掘进.35一、生产组织.35二、设备管理.35三、技术保障.36四、工程质量与安全.37五、职工素质及岗位规范.38六、文明生产.38七、附加项.397.5 机电.39一、设备与指标.39二、煤矿机械.39三、煤矿电气.41四、基础管理.43五、职工素质及岗位规范.44六、文明生产.447.6 运输.45一、巷道酮室.45二、运输线路.45三、运输设备.45四、运输安全设施.46五、运输管理.46六、职工

    4、素质及岗位规范.46七、文明生产.477.7 调度和应急管理.47一、调度基础工作.47二、调度管理.473三、调度信息化.48四、职工素质及岗位规范.49五、应急管理.497.8 职业病危害防治和地面设施.51一、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51二、职业病危害.52三、职业健康监护.52四、职业病病人保护.52五、办公场所.52六、两堂一舍.53七、职工生活服务.53八、工业广场.54九、地面设备材料库.55第八节 持续改进.55一、工作机制.55二、考核评价.55三、持续改进.56第三章 自评考核定级结论.56第四章 存在问题及建议.57一、理念目标和矿长安全承诺.57二、组织机构.57三、安全生

    5、产责任制及安全管理度.57四、从业人员素质.58五、安全风险分级管控.58六、事故隐患排查治理.58七、质量控制.597.1通风.597.2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607.3采煤.617.4掘进.617.5机电.617.6运输.627.7调度和应急管理.637.8职业病危害防治和地面设施.63八、持续改进.63结论.634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考核对象、依据一、考核对象XXX煤矿。二、考核依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核定级办法(试行)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的通知(煤安监行管2020)16号)第二节 煤矿基本情况XXX煤矿位于XXX。一、

    6、煤矿隶属关系XXX煤矿由XXX负责开发建设。为省属国有煤矿企业。二、基本条件(一)矿井证照情况1.采矿许可证2.安全生产许可证3.营业执照(二)安全生产理念情况矿井围绕“红线意识”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结合矿井实际,制定了“筑牢红线为天、生命至上为令、安全生产为先、职工幸福为本、基层权益为重、科技创新为魂、5智能高效为安”的安全生产理念,符合矿井安全生产实际,与矿井灾害治理相适应。(三)安全生产目标矿井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国家政策要求,制定并严格落实了安全生产各项目标。1、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杜绝轻伤以上人身伤亡事故、二级及以上非伤亡事故。2、重大风险管控方案100%

    7、落实,零重大隐患,一般隐患按期闭合率不低于98%。3、煤矿安全生产以“七零”保“一零”。由各专业科室区队负责,全面推进瓦斯治理“零超限”、采空区防火“零自燃”、水害防治“零透水”、顶板管理“零漏顶”、电气设备“零失爆”、辅助运输“零跑车”、地面安全“零伤亡”。4、机电设备完好率不低于95%,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率100%。5、加强岗位管理,打造出 1 个标杆区队和 2 个优秀班组,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力争达到一级标准。6、全年职工不安全行为发生率控制在2%以内。7、全员教育培训率达100%,岗位持证率达100%。8、消除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年度职业病发生率为零。(四)矿长安全生产承诺矿长签订

    8、了安全生产承诺书,并利用井口大屏向全体职工公开承诺,保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保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6保证杜绝超能力组织生产,保证生产接续正常,保证安全费用提足用好,保证矿领导带班下井(坑),保证本人和矿领导班子成员不违章指挥,保证严格管控安全风险,保证如实报告重大安全风险,保证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保证安全培训到位,保证职工福利待遇,保证职工合法权益,保证不加班延点,保证不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事故。(五)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情况矿井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 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规定,设置有生产技术科、调度指挥中心、安监站、通风区、机电科、地质科、职业病防治科、培训科等安全生产

    9、管理机构,提升了业务保安管理力量。采掘、机电、运输、通风、防治水、等井下生产及辅助区队,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六)主要管理人员持证情况序号 姓名 职务 证号 发证机关 发证时间 到期时间 备注7(七)安全生产责任制矿井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监察部门和上级公司系列安全文件精神,建立健全了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各岗位安全生产与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和各岗位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制定了安全考核、安全目标、安全投入、安全办公会议、安全生产标准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矿领导带班下井等安全管理制度,并在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中严格落实。(八)重大事故隐患方面经自查,矿井不存在安全生产标准

    10、化各部分所列举的重大事故隐患。第二章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各部分自评考核情况第一节 理念目标和矿长安全承诺一、安全生产理念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充分体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思想,体现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皙能化及翁趋势,体现煤矿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需求和主人翁地位、体面劳动、尊严生活的的要求。结合矿井工作实际,确定了“筑牢红线为天、生命至上为令、安全生产为先、职工幸福为本、基层权益为重、科技创8新为魂、智能高效为安”安全生产理念,并且进行了全员学习宣贯,全体干部职工认同并践行了矿井安全生产理念,并融会贯穿到了安全生产实际工作中去。二、安全生产目标矿井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国家

    11、政策要求,制定并严格落实了安全生产各项目标。杜绝了重特大事故、轻伤以上人身伤亡事故、二级及以上非伤亡事故。重大风险管控方案 100%落实,零重大隐患,一般隐患按期闭合。煤矿安全生产实现了以“七零”保“一零”。由各专业科室区队负责,全面推进瓦斯治理“零超限”、采空区防火“零自燃”、水害防治“零透水”、顶板管理“零漏顶”、电气设备“零失爆”、辅助运输“零跑车”、地面安全“零伤亡”,遏制了事故的发生。严格按照设计能力组织生产。安全生产目标做到了层层分解,制定措施并严格落实考核。三、矿长安全承诺矿长签订了安全生产承诺书,并利用牌板公示、井口大屏向全体职工公开承诺,维护职工利益和福利,在职工代表大会上公

    12、开承诺内容兑现情况,接受职工代表评议,评议结果由 XXX 公司纳入矿长绩效考核。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保证了安全生产投入,持续保持煤矿安全生产条件,保护矿工生命安全。第二节 组织机构一、安全办公会议机制矿井建立了安全办公会议机制,由矿长每月组织分管负责人9召开一次,特殊情况或重大安全事项发生变化时,随时由矿长组织召开安全办公会。会议以集体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为原则,议定矿安全生产理念和目标、机构配置和人员定编等重大安全事项的制定和调整,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保障。二、职责部门矿井设有生产技术科、调度指挥中心、安监站、通风区、机电科、地质科、职业病防治科、培训

    13、科、综合科、后勤科、劳资科、工会等部室。1.安监站:负责矿井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管理制度、现场监督检查、“三违”行为的制止和纠正,负责安全生产理念目标、安全承诺、持续改进,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2.生产技术科:负责矿井生产作业计划、生产技术管理、采掘辅助运输技术设计,负责矿井采掘辅助运输作业的技术管理及现场指导检查等专业管理工作,依据国家及上级有关规定制定专业管理政策或办法,总结分析现场存在的专业管理问题,指导本专业各级管理及现场作业人员依规管理、依规作业。3.调度指挥中心:负责矿井安全生产调度管理工作,负责矿井生产调度指挥、应急管理工作。负责矿井生产调度指挥、应急管理的技术

    14、管理及现场指导检查等专业管理工作,依据国家及上级有关规定制定专业管理政策或办法,总结分析现场存在的专业管理问题,指导本专业各级管理及现场作业人员依规管理、依规作业。4.通风区:负责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负责通风、防尘、10防治瓦斯、防灭火、防突、爆破管理及现场监督检查执行情况。负责矿井通风、防尘、防治瓦斯、防灭火的技术管理及现场指导检查等专业管理工作,依据国家及上级有关规定制定专业管理政策或办法,总结分析现场存在的专业管理问题,指导本专业各级管理及现场作业人员依规管理、依规作业。5.机电科:负责矿井机电、运输、自动化信息化等技术管理及现场监督检查执行情况。负责矿井机电、运输、自动化信息化的

    15、技术管理及现场指导检查等专业管理工作,依据国家及上级有关规定制定专业管理政策或办法,总结分析现场存在的专业管理问题,指导本专业各级管理及现场作业人员依规管理、依规作业。6.地质科:负责防治水、水文地质、矿井地质、瓦斯地质、矿井测量管理及现场监督检查落实执行情况工作。负责矿井防治水、水文地质、矿井地质、瓦斯地质、矿井测量的技术管理及现场指导检查等专业管理工作,依据国家及上级有关规定制定专业管理政策或办法,总结分析现场存在的专业管理问题,指导本专业各级管理及现场作业人员依规管理、依规作业。7.培训科:负责煤矿安全培训管理工作。8.职业病危害防治科:负责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工作。9.综合科:矿井的综合

    16、管理部门,具有综合管理职能和做好决策层管理参谋的职能,负责矿井班组建设管理工作,负责矿井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10.后勤科:负责地面后勤保障工作。11.劳资科:负责矿井财务预算工作。1112.工会:负责教育宣传工作,以及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第三节 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管理制度一、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一)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矿井以习近平总书记安全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思想,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坚守安全生产红线,按照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的通知(煤安监司办、2020)74 号)等上级文件要求,以建立“人人有责、层层负责、各负其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

    17、系,健全“明责知责、履职尽责、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运行机制为主线,以强化责任意识、强化监督考核、强化责任追究,全面加强矿井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为重要抓手,切实解决安全生产责任传导不力问题,持续提高矿井安全管理水平,维护广大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不断巩固和发展矿井良好的安全形势。(二)建立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矿井建立以矿长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副矿长、总工程师分工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采取自下而上、全员参与的方式,修订了包含各岗位、班组、区队、部室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覆盖了所有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岗位工种,涉及单位和岗位工种责任制。明确责任范围、考核标准,以正式文件下发,并在井口

    18、进行长期公示,制作各类安全生产责任制牌板,在办公室及固定场口进行长期公示,切实让各岗位职工明责、履责、尽责,确保责任无空档。12二、安全管理制度矿井严格按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执行说明要求重新修订完善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考核制度 安全办公会议制度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安全监督监察制度 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 矿用设备、器材使用管理制度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 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事故报告与责任追究制度 事故应急救援制度“三违”管理制度 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等13项安全管理制度,整理下发了安全管理制度汇编。各专业口分别制定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通风、地质灾害与测量、

    19、采煤、掘进、机电、运输、培训、班组建设与管理、调度、应急管理、职业卫生、地面设施等14 方面100余项专业安全管理制度。制度内容具体,切实符合矿井的组织机构、人员、管理体制、生产条件、工艺设备、地质情况等,有针对性,责任清晰,便于检查和执行。三、执行与监督(一)全面开展安全生产责任制教育培训,提升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掌握能力,安培中心将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了专项培训学习,营造起了全员学习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了全员学责、知责能力。(二)全面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管控能力。安全生产责任制关键在落实,矿井完善了定责、履责、问责机制,分层次建立了日常

    20、检查考核、月度兑现;季度通报;年度综合考核机制。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13实与岗位安全绩效工资挂钩考核机制,执行月度考核月度兑现。月度内认真履行职责,全面落实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全额兑现岗位安全绩效工资。月度内未认真履行职责,不落实责任或部分落实责任,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严格按照矿安全考核办法、进行责任考核,扣除相应的岗位绩效工资,造成严重后果的,由上级机关根据管理权限依法、依规追究责任。每季度安监站对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汇总形成通报,年底前,对全年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进行全员考评,进行年度综合考核,扎实推动了全员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三)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持续改进管理规定,通过对

    21、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执行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确保矿井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合理性、针对性、时效性,构建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体系,通过加强安全管理制度的日常考核,实行安全管理制度与岗位安全绩效工资挂钩考核机制,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和现象,有明确、具体的处罚措施和责任追究办法,从严惩处各类违反制度的行为,形成了以制度管安全,用制度规范员工安全行为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第四节 从业人员素质一、人员配备与准入1.矿井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均具有煤矿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均具有3年以上煤矿相关工作经历,且不在其他煤矿兼职。142.矿井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

    22、持证上岗;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正、副职均具备煤矿相关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且具有2年以上煤矿安全生产相关工作经历。3.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及矿井需要,配备了满足安全生产工作需要的副矿长;并明确总工程师为工作技术负责人,对技术工作负责。4.矿井配备满足工作需要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均具备煤矿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5.矿井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符合规定,具有煤矿相关工作经历,且持有效证件上岗。6.煤矿其他人员均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新上岗的井下作业人员均按照法律法规要求,经安全培训合格后,在有经验的工人师傅带领下,实习满4个月,且取得工人师傅签名的实习合格证明后,方允许其独立工作。二、安全培训1.矿井

    23、设置了专门的安全生产培训科,配备了一名专职科长,2名管理人员,4名专职教师,满足工作需要。建立健全了安全培训管理制度,按规定配备了师资力量和装备、设施,具备安全培训条件。年初专门下发了安全培训经费提取、管理、使用计划的文件,按照规定比例提取安全培训经费,做到了专款专用。2.有年度培训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全员培训覆盖所有从业人员,培训学时符合规定;针对不同专业的培训对象和培训类别,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进行了使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培训;15对“三项人员”进行了针对性安全再培训。3.建立健全了每人一档的职工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内容包含了各类别、各专业安全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

    24、考核结果等,建立健全了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换证培训档案,档案管理规范。三、班组安全建设1.健全完善班组管理制度。根据要求健全完善了班前会和交接班制度、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和文明生产管理制度、学习制度、民主管理班务公开制度、安全绩效考核等5项制度,并严格规范执行。同时,各单位根据自身实际对相应班组管理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完善,保证了各项制度的有效落实。2.持续加强班组组织建设。加强群监队伍管理,全矿 36 个班组均配备了群监员,均由职工(非班组长)担任,对实行群监员网格化管理,并对群监员严格考核,定期调整,促进了群监员作用发挥。积极开展班组民主管理活动。建立民主管理小组

    25、,各组设组长1名、组员2名,均由本班组全体职工民主推选职工组成。各小组每月组织班组职工定期召开班组民主管理会,对班组内的安全管理制度制订、岗位调整、工资分配、民主选举、先进评选上报、疗休养等方面充分听取职工意见作出决策,并做好相关记录,有效保障了班组长及职工在安全管理、民主评议、安全奖罚等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建立健全班组长选聘、使用、培养机制。实施班组长“公推直选”制度,坚持民主、公开、公正,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16在单位推荐和自荐基础上,由区队组织员工公开选举班组长,工会、纪委、经营管理部全程监督指导,自觉接受员工及组织监督,按照“思想素质好、业务技术精”的原则,通过

    26、考察、竞聘等程序,选拔一批工作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人员担任班组长,为班组建设发展夯实了人才保障。大力开展班组自主管理建设,把班组长选举权、生产组织权、安全管理权、工资分配权、岗位调整权、评先树优权全部下放到班组,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有效促进班组建设持续健康发展。3.不断强化现场管理。班前布置生产任务同时安排安全工作,作业前进行岗位风险辨识及安全确认,并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把不安全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生产过程中坚持正规循环作业,规范操作行为,实施班组工程质量巡回检查,严格工程质量验收,促进了工程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为安全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环境。四、不安全行为管理1.建立健全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

    27、根据要求建立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规范了不安全行为(三违)的具体表现,并严格执行。2.不断提升安全意识。规范不安全行为(三违)帮教,针对不安全行为(三违)人员发生的原因制定了整改措施,并停班学习,经帮教合格方可返岗,达到帮教一个人警示一群人的作用,不断提升职工安全意识,杜绝不安全行为的发生。3.不断加强不安全行为(三违)管理。建立了上半年不安全行为(三违)台账,对其进行分析,并根据原因进行重点管控。17第五节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一、工作机制建立了以矿长为第一贡仕人的女全风/业先队明确了体系,重新修订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机刺jn 全年度及专项安全风险的辨识范围,通过经验分析法辨以安全风险,运用风险

    28、LEC法对风险进行评估,结合矿开实际,制定重大安全凤险管控方案,制定了风险管控工作流在图,明确了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估、管控、公告、报告土作流在矿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严格落实了安全风险管控责任,符合该专业达标基本条件。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矿井牢固树立了“风险失控就是事故”的理念,围绕“5+2”危险因素按照关口前移、风险导问、厉当 144”精准管理、科学预防、持续改进的要求,规范开展了“1+4”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规范编制了年度、专项安全风险辨队叶估报告。根据矿井重大灾害情况及年度、专贝辨识旧最,确定了采煤工作面水害、冲击地压、床尘、自然及险-控方重大安全风险,由矿长组织制定了重大女全风匹巨逐案,采取

    29、设计、替代、转移、隔离等投术、上 E 方时条重大安全风险明确落实管控人员、技术与贫金保障。时,将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内容应用于生产计划、年度工作里点、规程措施编制等内容,加强过程管控与结果考核,使生产作业始终处于风险可控前提下。三、安全风险管控针对年度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由矿长组织实施重大安18全风险管控方案,制定并严格落实了重大安全风险区域限员管理制度,设置了限员管理牌板,严格按规定划定重大风险影响区域作业人数上限,严控现场作业人数。各级管理人员掌握分管范围内的主要风险及管控措施,现场作业区队长、班组长组织作业时,落实了对重大安全风险的检查和确认措施。在井口及重大安全风险影响区域设置了

    30、公告警示牌板,及时公示矿井重大安全风险、管控责任人和主要管控措施,向地方政府监管部门报告了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及其管控措施。全面构建以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目标,以辨识评估为基础,以管控方案分级落实为核心,以保障机制为支撑,以公告报告为推动的风险管控管理体系,促进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和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确保矿井安全稳定健康发展。四、保障措施矿井引入了煤矿风险隐患预防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及时更新风险数据,实现了对安全风险的记录、跟踪、统计、分析、上报等全过程信息化管理。通过自主培训、外出学习、外聘专家讲课等多种途径,确保每一名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人员都能熟悉掌握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技术。培训科及时培训学习了年

    31、度和专项安全风险评估结果,进一步增强了全员的风险意识和管控能力。五、附加项矿井建立了安全风险管控现场确认记录,由区(队)长、班组长组织作业时对其他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现场确认,安全确认后允许开工;存在风险管控指爬抿行不到位情况时,先处理后开工,19做到了不安全不生产,保证了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第六节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一、工作机制1.建立健全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明确了矿长对矿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安监站具体负责矿井事故隐患排查管理日常工作,修订完善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各层级人员职责和工作流程

    32、。2.建立了隐患分级治理机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分级,按照事故隐患等级进行分级治理、督办、验收。二、事故隐患排查1.矿井建立健全了矿长月度排查、矿分管负责人每半月排查、区队日常排查、班组排查及岗位动态排查“五级”隐患排查体系与矿领导带班下井排查和科部室日常排查相结合,构建“5+2”隐患排查治理机制。2.规范建立事故隐患台账,分别建立了内部排查和外部检查的事故隐患台账,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逐项登记。三、事故隐患治理1.对整改难度和工程量较小的能够立即治理完成的事故隐患,当班采取措施,立即整改,并记录到班组隐患台账。对整改难度和工程量较大,不能立即治理完成的事故隐患,明确治理责任单位(责任人

    33、)治理措施、资金、时限,并严格组织实施。202.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采取了安全技术措施。对治理过程中危险性较大的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现场有跟班队长现场指挥、安监员现场监督,并设置警示标识。四、监督管理1.对排查确认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建档登记,强化事故隐患治理的过程监督,责任明确到人。安监站负责对事故隐患治理情况进行全面监督。2.事故隐患治理实施分级督办,对未按规定完成治理的事故隐患,及时提高督办层级,加大督办力度;事故隐患治理完成后,经验收合格后予以销号,解除督办。3.在井口设置了事故隐患公示牌板和事故隐患排查举报电话,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公示,通报,并接受从业人员

    34、和社会监督。五、保障措施1.积极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了双重预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隐患排查派发整改验收督办责任追究逾期报警提级督办,全过程、闭合式信息化管理。进一步提高了矿井的事故防范能力,2.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宣传、教育培训,采取多种方式宣传l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和工作要求,组织安全管理技术人员进行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培训;对入井岗位人员进行事故隐患排查基本技能培训。3.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制度。事故隐患治理资金在21安全生产费用中优先列支,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资金有保障。第七节 质量控制7.1 通风一、通风系统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主斜井和副斜井进风,回

    35、风斜井回风。回风斜井井口安装有两台 FBCDZ 22/2160kW 型隔爆对旋轴流式通风机,风量为 54m3/s127m3/s,风压为 861Pa3517Pa,电机功率为2160kW,电压为660V。井下各地点风量满足需求,无违规通风,无串联通风,采区变电所等碉室均实现了独立通风;各处反风设施完好并每季度组织检查,每 10 天由专职测风员对全矿井风量进行一次测定,矿井有效风量不低于85%,矿井等积孔1.58m,为通风中等矿井。二、局部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FBD-No6.3/230kW隔爆型压入式对旋轴流局部通风机供风,风量为7.2m3/s9.8m3/s,。局部

    36、通风机实现了“三专两闭锁”,能够进行自动切换;局部通风机安装、供电、闭锁功能、检修、试验等符合规定;局扇均无循环风、未出现无计划停风;选用风筒直径为800mm,均按标准要求吊挂,吊挂平、直、稳,风筒做到逢环必挂,并实行编号管理。(3月2日掘进工作面临时密闭,矿井临时暂无掘进工作面)22三、通风设施按规定编制了永久密闭、风门、风窗、风桥等各类通风设施设计,设施采用标砖、沙、水泥构筑,均按规定进行了掏槽、抹面、裙边处理;所有通风设施均统一编号并建立了台账,定期对各类通风设施进行巡检、维护;各类通风设施均符合标准,稳定可靠,保证了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四、瓦斯管理根据贵州省能源局文件关于对 2020

    37、年贵州省煤矿瓦斯等级鉴(测)定结果的公告,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42.43m3/min,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41.25m3/t,宏发煤矿 2020 年度矿井瓦斯鉴定等级为高瓦斯矿井。根据 2021 年度矿井瓦斯涌出量测定结论: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50.7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4.72m3/t,鉴定等级为高瓦斯矿井。矿井配备了专职瓦斯检查员,建立了防治瓦斯各类制度,制定了瓦斯年度防治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落实;配备满足需要的光学甲烷检定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等仪器,实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依计划线路地点检查瓦斯,井下无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超限现象。排放瓦斯按规定制定专项措施,做到安

    38、全排放,严禁“一风吹”。五、突出防治根据贵州省矿山安全科学研究院2020年2月在宏发煤矿M8煤层进行了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鉴定结论为:M8 煤层最大瓦斯压力(表压)Pmax=1.22MPa,最大煤层瓦斯含量Wmax=7.76m3/t,煤的23最高破坏类型为类,煤的坚固性系数fmin=0.5045,瓦斯放散初速度pmax=27mmHg。在开采在+1228m+1266m标高鉴定范围内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一采区 M8 煤层鉴定范围以外区域和 M9 煤层布置的 1905 工作面、1908备采工作面均超出突出鉴定标高范围,于2022年7月自行报备省级安全监管部门按照突出煤层管理,严格执行两个“四位

    39、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六、瓦斯抽采矿井地面建设有高负压、低负压两套抽放系统,均实现一用一备,高负压抽放使用 2BEC-62 型水环真空泵,最大抽气量为 320m/min,电机功率 355kW,主管路为 DN500,支管路为 DN315,管路材质地面为螺旋焊接钢管,井下为聚酯纤维复合管,管路长度1700m,主要抽放井下本煤层顺层及区段煤层瓦斯;低负压抽放使用2BEC-67型水环真空泵,最大抽气量 350m/min,电机功率 400kW,地面主管为DN500,井下主管路一趟DN315和一趟DN375,支管路DN315,管路材质为地面为螺旋焊接钢管,井下为聚酯纤维复合管,管路长度1700m,主要抽放工

    40、作面上隅角、高位钻孔及采空区的瓦斯。七、安全监控目前宏发煤矿安装有天地(常州)KJ95X安全监测监控系统,KJ95X型安全监控系统主要由地面监控主机、数据库服务器、网络终端、图形工作站、通信接口、避雷器、系列监控分站、各种传感器和控制执行器等部分组成。是一套集矿井安全监控、生产工况监控内容为一体24的矿井安全生产综合监控系统。井下的监控分站、主要回风巷激光甲烷、高低浓甲烷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等各类传感器按照规定配备齐全,使用正常。八、防灭火宏发煤矿一采区按类自燃进行设计和管理,以注氮、喷洒阻化剂为主的综合防灭火措施。并利用 JSG9 型矿井火灾预报束管监测系统结合人工

    41、取样色谱分析进行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工作;制定了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及专项防灭火措施,按要求落实防灭火措施;设置了井上、下消防材料库并配备了消防材料,定期检查;矿井自建井以来未发生自然发火事故,井下无火区。九、粉尘防治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一五九队 2015 年 1 月提交的西秀区蔡官镇宏发煤矿(预留)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报告:宏发煤矿 M0、M8、M9煤层均无煤尘爆炸性。矿井建有的800m3的生活水池,经DN100mm的无缝钢管以净压的方式沿副斜井送到井下,井下主管路直径为DN100mm,支管路直径为DN50mm。井下各转载点、刮板机头、煤仓口等地点均设置了喷雾降尘装置,主、副斜井、运输大巷、各采掘工

    42、作面进、回风巷设置了风流净化水幕。防尘主要措施:采煤机的内外喷雾、湿式打眼、放炮使用水炮泥、放炮喷雾、工作面洒水降尘、运输机转载点喷雾降尘、施工钻孔采取除尘器、巷道安装风流净化水幕、人工冲刷巷道除尘。25十、爆破管理与基础工作不涉及7.2 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一、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技术管理(一)规章制度1.建立健全了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技术管理制度:(1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预测预报制度;(地测安全办公会议制度;(4)地测资料、技术报告审批制度;(5图纸的审批、发放、回收和销毁制度;(6 资料搜集、整理、定期分析、保管、提供制度;(7 隐蔽致灾地质因系晋查制度;(在应 N 知置制度;(9)水

    43、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探放水制度;重大水患停产撤人制度等。2.对图纸、资料、文件等分类保管,同时建立了纸质和电子目录索引、借阅记录台账;建立了专用地测档案室、仪器室;各类资料分类保管,存档管理,电子档案每半年备份一次。3.地质测量部管理和技术人员熟练掌握相关的岗位职责、管理制度、技术措施;现场严格执行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及相应的操作规程、安全措施;操作规范,作业前均进行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及安全确认,无“三违”行为。(二)装备保障1.矿井按规定设立了地质科,配备了副总工程师1名,地质科长1名,地质副科长1名。2.配备了全站仪2台、GPS定位系统1套、专业探放水钻机6台、26直流

    44、物探仪1台、坑透物探仪1台、窥视仪1台等仪器设备,仪器配备满足规定和工作需要。3.地质科配备计算机、普通打印机,采用计算机绘图,地测信息系统实现了与集团联网并能正常使用。4.建立了地测信息系统,及时填绘各类记录、台账、图纸、报表等。二、煤矿地质(一)基础工作1.定期进行地质观测与资料编录、综合分析,及时编绘地质素描图、填绘采掘工程平面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延展方向、煤层的赋存情况,编制地质预报,为采掘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地质资料,综合分析资料能满足生产工作需要。2.查明了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各种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并编制了矿井隐蔽致灾地质报告 矿井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等地质报告。(二)基础资料1.编制了建

    45、井地质报告 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等地质报告,并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进行了审批。2.采掘工程设计施工前,按时提交由总工程师批准的采区地质说明书、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为指导生产提供了依据。3.采煤工作面和采区结束后,及时编制了工作面采后总结,并按规定进行了审批。274.建立健全了钻孔成果台账、地质构造台账、矿井瓦斯资料台账、煤质资料台账、井筒、石门见煤点台账、工程地质资料台账、资源/储量台账、井田及周边采空区、老窑地质资料台账、井下火区地质资料台账、封闭不良钻孔台账;地质地形图、构造纲要图、矿区主要地质剖面图、瓦斯地质图、主要矿区地层综合柱状图等图种齐全,并按时间节点及时更新、存

    46、档、备份。5.有专用原始记录本,分档按时间顺序进行保存,记录内容齐全,字迹、草图清楚。(三)预测预报地质预报内容齐全,根据矿井实际及时编制了年报、月报和临时性预报,并以年为单位装订成册,归档保存。(四)瓦斯地质我矿属低瓦斯矿井,按规定要求进行了瓦斯监测。根据 2018 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我矿相对瓦斯涌出量2.93m3/t,绝对瓦斯涌出量1.20 m3/min;属低瓦斯矿井。(五)资源回收及储量管理1.根据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绘制了矿井储量计算图、采区储量计算图、工作面损失量计算图、煤炭资源变动对比储量估算图、工作面探煤厚计算图。各类图纸内容均符合储量、损失量计算图要求。2.建立了分工作面各

    47、月损失量分析及回采率计算基础台账;分月分采区分煤层损失量分析及回采率计算基础台账;全矿井分煤层损失量分析及回采率计算基础台账;矿井期末保有储量计算基础台账;矿28井“三下”压煤台账;矿井损失量摊销台账;矿井储量增减、变动审批情况台账;矿井储量动态数字台账、“三量”计算成果台账。所有台账填写及时、准确,并将电子文档定期备份。3.储量动态清楚,损失量及构成原因等准确;定期分析回采率,能如实反映储量损失情况;采区、工作面结束有损失率分析报告;每半年进行1次全矿回采率总结;采区、工作面回采率符合要求。三、煤矿测量(一)基础工作1.测量控制系统健全,精度符合煤矿测量规程要求;及时延长井下基本控制导线和采

    48、区控制导线。2.贯通、开门口、放线变更、停掘停采线等重点测量工作,执行通知单制度;通知单按规定提前发送到施工单位、有关人员和相关部门。3.贯通精度满足设计要求,3000m以上贯通测量工程按规定编制设计,并按规定审批和总结。4.中腰线标定符合煤矿测量规程要求。5.导线测量、水准测量、联系测量、井巷施工标定、陀螺定向测量等外业记录本齐全,并分档按时间顺序保存,记录内容齐全,书写工整无涂改;测量成果计算资料和台账齐全;测量仪器专门建立了检校台账,定期进行仪器检校。(二)基本矿图1.有采掘工程平面图、工业广场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井底车29场图、井田区域地形图、保安煤柱图、井筒断面图、主要巷道平面图等

    49、煤矿测量规程规定的基本矿图。2.基本矿图采用计算机绘制,内容、精度符合煤矿测量规程要求;图符、线条、注记等符合煤矿地质测量图例要求;图面清洁、层次分明,色泽准确适度,文字清晰,并按图例要求的字体进行注记;采掘工程平面图每月填绘1次,井上下对照图每季度填绘1次,图面表达和注记无矛盾;数字化底图每月备份1次。(三)沉陷观测控制1.按规定进行地面沉陷观测,能够提供符合矿井情况的有关岩移参数。2.及时填绘采煤沉陷综合治理图,建立地表塌陷裂缝治理台账、村庄搬迁台账,及时绘制矿井范围内受采动影响土地塌陷图表。四、煤矿防治水(一)水文地质基础工作1.根据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XXX 煤矿水文水情水害预测

    50、预报的基础上,日长先行、钻探验证的方法期对矿井采空区积水进行水质化验,形成水质化验台账,并编写矿井采空区及盘区采空区老空水防治措施。2.XXX 煤矿地测防治水基础资料齐全完善。矿井具备地编;井下各排水地点的涌水量观测,并有专用的原始记录本;各类地测防治水图纸、台账等资料齐全,每半年修正1次,并实行档案化管理,建立了各类电子台账,使用移动硬盘定期存储备份。303.矿井绘制有矿井充水性图、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图种齐全并存有电子文档,图纸内容全面、准确;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和充水性图上准确标明了井田范围内及周边采空区的积水范


    注意事项

    本文(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季度总结)为本站会员(嘿嘿2023)主动上传,安全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安全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备案号:苏ICP备18049737号-2




    安全文库网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