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瓦斯安全技术工作探讨(培训课件)
排放瓦斯安全技术工作探讨 矿山救护中心海石中队谢文鑫 排放瓦斯是矿山救护队一项日常安全技术性工作 看似很平常的工作 但不少矿山救护队在排放瓦斯过程中出现瓦斯超限 甚至发生人员伤亡的恶性事故 如何安全 高效地完成排放瓦斯工作 是矿山救护工作者面临的难题 下面我们就矿山救护队在井下瓦斯排放的方法 安全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探讨 前言 排放瓦斯技术工作探讨 一 排放瓦斯预案二 专业技术工作三 经典事故案例 3 排放瓦斯行动计划 一 救护队排放瓦斯前的准备工作 二 到达事故现场后注意事项 三 排放瓦斯常用的方法 四 一 排放瓦斯行动计划 矿山救护队接到矿方排瓦斯安全措施 组织小队指战员进行学习讨论 制定出自己的行动计划 制定危险源辨识点 行动计划上逐个进行签字 3 2 1 4 矿山救护队接到矿方排瓦斯安全措施后 立即组织小队指战员进行学习讨论 制定出自己的行动计划 工作程序 人员分工 各自职责及战前检查等内容 一 行动计划要求 通过学习措施 必须了解排放巷道长度 支护形式 排放地点所处位置 排放区域巷道布置形式 瓦斯涌出是否异常 进回风路线 风机功率 位置 封闭时间等情况 参加排放瓦斯的全体小队指战员学完措施后 在行动计划上逐个进行签字确认 二 危险源辨识点 1 3 5 2 4 措施未经学习 部分指战员不清楚排放瓦斯工作流程 瓦斯排放期间 受排放瓦斯影响地点有人作业 排放瓦斯前后检查风筒是否脱节 以防风筒脱节造成掘进工作面瓦斯再次积聚 入井前对呼吸器没有进行战前检查 造成呼吸器故障 导致事故发生 排放瓦斯过程中 图省事 一风吹 或 高浓度 排放瓦斯 二 危险源辨识点 6 8 10 7 9 在侦查巷道中单独行动或不服从指挥员指挥 处理事故未按规定对各种气体进行检查 发现异常情况不及时汇报 不处理 救护队员进入灾区进行排放工作时 氧气呼吸器都必须保留不低于5Mpa的压力 发现队员身体不适或氧气呼吸器发生故障难以排除时 没有撤出灾区 排放瓦斯现场风量配置不足 强行作业 二 危险源辨识点 11 13 12 14 排放完毕未和现场瓦检员交接 排放瓦斯时全风压处气体超限 未正确佩戴氧气呼吸器或擅自脱下氧气呼吸器 摘掉氧气呼吸器面罩 出现威胁救护队员人身安全险情 不及时撤出 危险源辨识点 危险源分析可能导致的结果可能导致人员中毒 窒息 摔伤等人身事故 违规排放瓦斯会导致气体超限 积聚 如遇火则会引发燃烧 爆炸等灾害事故 二 救护队排放瓦斯前的准备工作 矿山救护队应携带个人和小队的全部装备 A 矿山救护队要按照排放瓦斯措施 逐项检查 符合规定后方可排放 B 排放前要撤出回风侧的人员 切断回风流的电源 如果回风侧有火区时 要进行认真检查 并予以严密的封闭 C 准备好启闭用的铜大锤 铜钎等工具和一根顶撞密闭用的长圆木等 D 三 到达事故现场后注意事项 1 到达排放地点后中队指挥员必须向矿方了解该区域封闭前的瓦斯情况 现场准备工作落实情况 并严格落实以下内容是否符合安全措施要求 一是局部通风机功率必须满足巷道计划风量要求 其完好情况 安放位置 风筒数量 风机必须有专人管理 回风路线电气设备必须完好等 二是通风系统必须合理调整 三是回风路线主要地点必须设岗 人员必须到位 四是矿方现场总指挥 通防 安监部门人员必须到位 五是回风路线必须停电撤人 达不到要求 均不予排放 2 参加排放瓦斯的小队除携带个人装备外 必须携带各种检测设备 主要是光学瓦斯检定器 CO检定器 测温仪 测距仪 二小时呼吸器1台 防爆工具 主要是铜锤 铜钎等 电工工具1套 灾区通讯设备1套 取样装置并检查校验 保证完好 密闭破拆前 先检查密闭前和全风压处气体情况 将检查结果汇报调度室 并询问警戒等工作的落实情况 经调度同意后方可开始工作 按小队制定的行动计划开始工作 密闭破拆时 检查密闭前和全风压处气体符合规定后 可按照措施先在密闭上破拆一个观察口 检查有害气体 若检测出有CO 则立即进行封堵 并上报调度指挥部 同时检查密闭前后及全风压处气体浓度 超过规定停止扩孔 并采取措施 只有瓦斯浓度降到规定值后方可排放 密闭破拆后 小队长先组织人员进行战前检查 仪器 装备合格后方可佩戴氧气呼吸器和携带一定的技术装备进入灾区侦查 进入时小队长在队列之前 副小队长在队列之后 在行进时小队长用探险棍探测前进 发现不安全隐患要及时传达 并派人员对巷道内的气体进行专项检测并做好记录 侦查完毕后 进行排放瓦斯工作 排放瓦斯的路线必须明确规定 受排放瓦斯影响的区域在措施中要清楚准确 要落实好排放瓦斯风流经过的地点停电 撤人 巷道交叉口的站岗地点 位置要明确规定 落实到人 调度汇报落实 注意事项 A 进风大巷混合气体不超过0 5 B 进入灾区前必须设定专人看守风机和检查风机处的气体 C 小队进入灾区必须不得少于6人 并佩戴氧气呼吸器 防止缺氧和有害气体侵蚀 二氧化硫 D 进入灾区必须携带两小时呼吸器 防止呼吸器损坏造成自身伤亡事故发生 E 排放瓦斯过程必须要设专人在全风压处检查瓦斯涌出情况 F 风筒口末端距工作面不得小于10米 并将气体保持稳定在30分钟 方可撤出灾区 四 排放瓦斯常用的方法 扎风筒法 挡局扇法 设三叉风筒法 断开风筒法 3 4 2 1 排放瓦斯方法 扎风筒法 在启动局扇前先把局扇前的风筒扎起来 只留小孔 开动局扇 向工作面供风 瓦斯在巷道整体向外推移 进入全风压处被稀释 扎风筒的大小按瓦斯量大小确定 排完瓦斯再把扎风筒处全打开 排放瓦斯沼气和二氧化碳不超过3 巷道长度不超过100m 挡局扇法 在启动局扇前用木板或皮带把局扇挡上一部分 再启动局扇 根据瓦斯情况确定挡的大小 等到排完瓦斯把挡板或皮带移开 矿方禁用 一 局扇排瓦斯的方法 LOGO 设三叉风筒排瓦斯 在局扇前设一个三叉风筒 一个叉向工作面供风 另一个叉平时正常通风时扎严不许漏风 遇到需要排瓦斯时把三叉打开 再启动局扇 一部分新风供向工作面 一部分新风在三叉处出来直接进入回风巷道 工作面风流也是把巷道的瓦斯向外推移到全风压处再稀释 根据瓦斯情况 控制三叉处风量 直到排完瓦斯把三叉风筒漏风扎严 断开风筒法 二次稀释法 在启动风机前 排瓦斯人员向工作面方向检查瓦斯 在瓦斯浓度达到1 处 将风筒断开 直接启动局扇 根据瓦斯浓度将风筒半对接 一人在断开风筒后方5米 10米处检查瓦斯 浓度不准超过1 5 超过了就把风筒移开一些 多些新风 浓度降下来就把风筒多对上点儿 如此反复直到瓦斯不超就全部接上风筒 KINGSOFT 对这四种排放瓦斯方法进行比较 前三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 省事 它的原理都是减少向工作面供风 瓦斯整体向外推移 瓦斯到全风处得到稀释 缺点 一是供风少 瓦斯向外移动慢 如果一条巷道几百米或上千米排瓦斯时间过长 二是高浓度瓦斯什么时间到全风压处不易掌握 要经常检查瓦斯 人就容易接触高浓度瓦斯 如果全风压回风道是陡立的上山 检查瓦斯就非常困难 三是开始排放瓦斯时 供风过大怕造成一风吹 四是调节风量都是在局扇附近 噪声大 联系不便 第四种方法适应性强 一般掘进巷道 如无特殊瓦斯涌出点 瓦斯都会先从工作面逐渐向外不断延长超限区域 用断风筒法能迅速排出瓦斯 减少瓦斯积聚的时间 迅速恢复正常通风 其优点是用全部局扇的风量稀释瓦斯 排放时间短 瓦斯浓度易控制 人不接触高浓度瓦斯 高浓度瓦斯仅存于高瓦斯区域 缺点是需要断开原悬挂风筒 在航道以里或交叉口处搭架 排放前 救护队应严格检查瓦斯排放措施的落实情况 如站岗人员是否到位 排放瓦斯流经巷道内的所有电器设备是否切断电源 其他人员是否撤到安全地点等 启闭前 应首先启动局机 排除密闭前瓦斯 启闭使用的非铜制工具 与砖 石头接触易产生火花 应派专人将水管拉到启闭地点 不停地向密闭面及工具浇水 防止产生火花 启密闭的开口位置一般选择在密闭的中间部位 排放过程中 严格控制排放速度 逐段进行排放 不得一风吹 不得盲目探险 严格检查回风流整个沿线中的气体情况 救护队接风筒活动范围内的沼气浓度不得超过3 在回风流中不得超过2 在全风压汇合处沼气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1 5 绝对禁止其他人员进行接风筒等工作 排放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防止在运送风筒或接风筒过程中碰掉面罩 队员的距离必须保持在彼此能够看到或听到音响信号的范围内 排放结束后 救护队应与现场通风 安监部门一起进行检查 只有确定排放巷道内的沼气不超过1 二氧化碳不超过1 5 氧气浓度不抵于20 且稳定30分钟后 气体浓度无变化 方可撤出工作地点 总而言之 排放瓦斯工作是一项复杂 危险 系统的工作 矿山救护队应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 重点考虑井下地形 水文和有害气体等因素 制定出科学严谨的排放方案 选择相适应的瓦斯排放方法 严格按照相关流程进行作业 从而提高矿山救护队瓦斯排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确保矿井中的瓦斯能安全排出 给矿井生产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